继续讲“阅读焦虑”,通常都是那些觉得阅读无比重要的家长们才会患上阅读焦虑症,他们对于子女在阅读方面的蜗牛进度和仿佛永不开窍的状态感到极度不安。

    上一篇《对抗阅读焦虑之一:怎样让孩子开始阅读》讲了对抗阅读焦虑的第一步是放下焦虑,父母做好享受阅读的榜样以及给予子女阅读的自由,今天就继续讲一讲如何给予子女阅读的自由,以及父母如何利用“轻阅读”和“窄阅读”来搭建子女们通往阅读秘境的金桥。

轻阅读:为快乐而读

        “轻阅读”指的是容易的、没有什么难度的阅读。什么是轻阅读,难易标准因人而异。对于孩子们来说,孩子们看起来没难度、愿意看、很喜欢的书都可以归为轻阅读。

     比如有的孩子就是喜欢看喜羊羊的漫画书,因为可以从中得到快乐。我们大人去看,会觉得这种书很愚蠢、很低级,有的家长说,就是看漫画,也看点高级的呀?但是有的孩子可能水平还达不到,欣赏不了,怎么办?我们认为好的漫画他们欣赏不了,我们认为不好的,他们看的津津有味。说实话,我也不太喜欢喜羊羊。可是,这是否意味着我们需要阻止他们看喜羊羊呢?

    美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史蒂芬·克拉伸(Stephen Krashen)长期从事儿童阅读的研究,他做了许多相关的实验,他用有力的数据证明,人们只是单纯地为了娱乐自己而阅读也可以受益良多。他的书《The Power of Reading: Insights from the Research》自1993年出版后就不断重印再版,他在这本书里也强调了自由的自愿性阅读,或者叫自发性阅读(FVR:Free Voluntary Reading)的重要性。他认为阅读的原因只是因为人们想要读,为消遣、为娱乐而读书才是读书本来的动机。并为此写了另一本书,就叫《Free Voluntary Reading》。所以我们尽管不喜欢喜羊羊,但是假若孩子们从中找到乐趣,让他们读一读又何妨?

    相信那些从喜羊羊开始的孩子们用不了多久就会不单单读喜羊羊了,他们很可能在读够了喜羊羊和灰太狼之后,就会开始读苏斯博士系列和托马斯小火车系列了。孩子们的兴趣可是转的很快的,只要你提供的读物能够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乐趣。

    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大概更有说服力。昨天在我的答疑群中,一位朋友说,孩子现在已经七岁了,一岁的时候就开始给孩子买叫叫书、撕不烂书,后来大一点就买绘本。都是精选,都是经典。从来不给孩子买自己认为不好的书。可是孩子根本不喜欢阅读,后来受到启发,这位朋友开始买孩子最喜欢的谜语和笑话书,孩子于是开始对书爱不释手了,渐渐地也把以前束之高阁的那些经典之作拿出来读了。

窄阅读:为兴趣和信心而读

    再来说说“窄阅读”,窄阅读指的是狭窄题材的阅读或单个作家作品、单个领域的阅读。记得小时候我第一次接触老舍的作品的时候,是两本厚厚的《老舍文集》。读某个作家的文集就是一种窄阅读,窄阅读可以让人在自己熟悉的语境中去习得语言,从熟悉的慢慢再扩展到不熟悉的。这样我们容易在在阅读中找到自信。

    当然这种窄阅读仍然要遵循自发性阅读的原则,想读就读,爱读就读,并没有什么功利目的,而是单纯为了娱乐。同时,窄阅读也并不是要把某个作家的作品读尽了,更不是要硬去啃那些个大部头。

    仍用老舍作品举例,假如一下子就让一个小学生去读《茶馆》、《四世同堂》,那是不行的,就是《骆驼祥子》理解起来也有困难,但是假如从《小坡的生日》、《牛天赐传》这些入手就容易多了,那些生活化的场景,现代的小学生也能够理解。而且老舍早年的作品是非常幽默的,随便举个例子吧,《小坡的生日》里,有一次小坡把一件“宝贝”落在了学校——“他已经回了家,又赶紧马不停蹄的跑回去。学校已经关上了大门,他央告看门的印度把门开开。印度不肯那么办,小坡就坐在门口扯着脖子喊,一直到把庶务员和住校的先生们全嚷出来。先生们把门开开,他便箭头儿似的跑到讲堂,从石板底下掏出他的宝贝。匆忙着落了两点泪,把石板也摔在地上,然后三步两步跑出来,就手儿踢了老印度一脚”。

    小坡跑回家之后又很后悔踢了老印度一脚。“晚饭后父亲给他们买了些落花生,小坡把瘪的,小的,有虫儿的,都留起来;第二天拿到学校给老印度,作为赔罪道歉。”老印度到底有没有收那些个奇形怪状的花生呢?相信这样的作品能够引起小朋友们的兴趣吧。

    “窄阅读”只是个开始,从熟悉的作家到相近的作家,从熟悉的领域到相关的领域,阅读的天地就是这样慢慢扩大的。我记得中学的时候很喜欢一个杂志叫《科幻世界》,后来因为这本杂志开始读所有能找到的科幻名著,继而发现这些科幻小说已经无法满足自己,便开始对所有与科学相关的书籍感兴趣,学校的生物课、物理课等也会非常投入;

    再譬如开始只是喜欢唐诗宋词那些文本本身,后来渐渐开始读不同的人写的赏析评论,接着到处找书去学习诗词中的典故,再后来对中国诗歌的抒情传统感兴趣,慢慢地兴趣就扩展到整个古典文学了。

     所以父母们不如放下焦虑,让我们从这些容易的、纯粹消遣性的“轻阅读”和看似受限的“窄阅读”着手,慢慢去搭建一座桥梁,孩子们总有一天会达致阅读的秘境的。所以也请家长们不要轻看了“轻阅读”和“窄阅读”,也许这正是那一条我们在阅读的领域里寻觅已久的金桥呢。

点击按钮,一键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