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之前的文章DrBing经常说,早期开发孩子的天赋点很重要。首先要注意一点:天赋不是指天才。天才是一出生就有的东西。看了我上一篇本系列的文章《才艺培养这个坑》的,秒懂。

插一个小的回忆录,这次是关于乐器的。

因为家庭氛围的关系(我爸是文青),所以DrBing启蒙很充分,家里也有很多杂七杂八的便宜乐器(什么笛子口琴之类的),小学时开始爱面子,想学一个高大上的,要么钢琴要么竖琴,就跟爹提要求,爹先是看着我,脸上一个字“seriously?”

——因为这两个都是贵东西,够花上家里一年工资的。

没多久就带我去他大学一个音乐老师家做拜访。郑老师不但自己懂音乐,也带过很多孩子和大学生,看人经验很丰富。到她家,她就做了两件事。一、放了一段曲子(肖邦的一首前奏曲),5分钟左右,让我跟着打节拍。放完后,她和我爹聊天,我转悠了一会,大概十分钟后,让我回来把刚才的曲子哼唱出来。二、她把我带到钢琴前,让我自己鼓捣,她假装和爸爸继续聊天,实际上在观察,这个过程大概十分钟。

后来我就和爹回家后,爹这么转达了郑老师的话:

老C啊!如果你是找专门教孩子的钢琴老师,人家可能会为了多个生意把你娃夸得天花乱坠的。看和你交情那么深,我一个字都不骗你,实话听了你不要生气。

竖琴钢琴都是非常难学出来的乐器,易懂难精!我的钢琴学生里面,一年厌烦期就会跑掉40%,第三年第五年是后面两个瓶颈,过完这三个瓶颈剩下来就10-15%的人,能把弹琴保持成终身的爱好。放弃的那些,说实话,一个月不弹,手指不灵,三个月不弹,指法就忘了,6个月不弹,谱都看不顺了,一两年后就和没学过的人没区别了。

我们学校太多老师都觉得钢琴贵气,非要让娃学。根本不看娃的天赋。连娃是音盲的都瞎搀和。这些娃一开始几个月敲敲打打新鲜得很,第一年瓶颈期音盲就第一批出局了,瓶颈期是一段很长的,怎么练都看不到任何进步的时间!大人小孩都很沮丧很痛苦。我觉得这批出局的还幸运一点,这个叫止损啊。

那些继续坚持的音盲,都是因为爸妈性子倔,说什么我不求孩子学成什么,就是要他学会坚持,我要培养孩子坚持的性格。我心里说你们真是傻X啊,那么多孩子会感兴趣的东西,打球写作文做模型烧菜哪个不好啊?非要用“坚持”这个高尚道德的利剑逼着孩子把宝贵的童年荒废在既不擅长又不喜欢的东西上面。是到了孩子偷偷用小刀在钢琴背后刻字,又哭又闹,精神崩溃,这些家长才肯放弃,这时都第四,五年了...

那些坚持下来10-15%有一个特点,就是有一定的天分的孩子。他门首先对音乐自然地亲近,音乐真的能让他们内心快乐,你是可以看到孩子脸上的满足的,这个表情谁都装不出来。

其次乐感比较好,听一首歌他们能听出一句句,一段段,和看文字一样,脉络结构很清楚的。这种孩子节拍掌握的好,听到音乐就能跟拍子,听完叫他回忆旋律的时候,记忆得很到位,起码主旋律是能一眼认出来的。他们以后记谱也会很轻松。

然后对手脑协调比一般孩子强,叫他鼓捣钢琴,就算不会,也能凭着自己的乐感,鼓捣出不错的旋律来。

这种就是天分。具备了最起码的天分,度过瓶颈期就是一件不会很痛苦的事情,因为首先突破快,其次,孩子还是本能地享受音乐的快感的。这些都是优势。

有天分的孩子,是可以学成,但不能成为大家。要成大家的那种是天才,我跟你说,天才我这么多年才见过的一个,他当时4、5岁:给他听一个多声部的,光听一次,他每个声部的旋律都能听出来而且完全没错误地哼出来,第一次玩钢琴,才听了一次的8分钟的曲子自己就能弹对8-90%,而且很有感情的!根本是不用教的。这种叫天才。教他一下就一飞冲天了。

DrBing给大家放个“天才”4岁孩子弹钢琴

不求做天才,但起码最大的希望是能弹到能“入境”的层次吧,但看你家娃的表现,觉得她的天分,不足以成为这最后的15%。你可能说,那就随便学学吧,练不练都可以,弹得好坏都过得去,家长老师都不施压,没压力,孩子喜欢就好了。

但是我问你,只是这样的钢琴,还需要弹下去吗?你掰手指算算这个费用和时间,你吹个葫芦丝不好啊?

老C啊,你家娃要学的话,要先看清楚这个事实。

后来我听了当然就没有再要求买那么贵的乐器啊,不是因为我懂事,而是这个价格,我以后要放弃的话,会很有压力啊,害家里用一年工资买了个高档家具,我会给骂一辈子的啊。

但是我还是对自己很有音乐要求的,最后就和爸爸合计买了个古筝(后来又入手古琴),很散养地就学了,算是皆大欢喜吧。到了多年后的今天,做个自我评价的话,从内外两点我觉得是满意的:

第一:大师级别当然算不上,骗骗歪果仁是可以的。多年来都是汉堡中国文化节的音乐大使。(满足虚荣)

第二:可以“入境”,就是起到和冥想类似的效果,平静自己的内心(陶冶性情)

那现在想来会不会是给郑老师误点了呢?如果当时硬是换成了钢琴,今天会不会也一样能学出来呢?

想了很久还是觉得不会。因为对家庭的经济压力会使得整件事情偏离初心。

所以DrBing对天赋开发才艺学习有两个建议:

1.要讲究性价比~价比~比

认识很多土豪买了钢琴,一周三次每次2-3小时每小时150-300大洋的钢琴课——不是事儿。孩子不学了,家里反正那么大,多个高档家具也是个不碍地方的面子工程多好啊。损失≈0。

一般人家千万不要因为虚荣心而玩自己玩不起的东西。你可能说:“X万买个钢琴,一小时钢琴课150,我家上得起。”我建议你这么检验:如果是在你家孩子花了这么多钱,但是0收获的情况下,你能眼不眨心不跳吗?

是的话——

有些才艺项目是没回头路的。假设一咬牙买了钢琴,老师身上也已经烧了万把块,人会有心理压力,对孩子有期待的。见过学琴的孩子里面放弃最多的,就是孩子一弹错家长就完全按捺不住地纠正甚至发飙。其实家长不傻,自己知道这么做不对,但还是肾上腺素飙升忍不住,孩子在这种压力下,有兴趣都变成没兴趣,进而憎恶,进而放弃。

就是说,不要选那种对孩子天分要求很高(要先做一个公正的天分测评!),投入产出的压力会超过你“淡定范围”的项目,你会因为自己的压力而失去常态,一般孩子5,6岁开始学琴,进入小学尤其是高年级时间就少了,孩子练琴的时候也会有压力,觉得很累,没有玩的时间觉得很压抑,负面情绪一爆发,和孩子感情裂缝也出来了,所以说,学琴是痛苦生活的开始,是母子不和的罪魁祸首。

放弃学琴也是自然而然的事儿了。

做一件事半途而废,大家都很不开心,而且也给孩子留一个“Failed”的烙印。

DrBing不是老说老说要积累成功的早期体验,才能逐步建立淡定自信的人格吗?所以我觉得宁愿很多不同的小项目,这个玩玩那个学学(走广度),都不要下血本玩大项目(走精度)啊,放弃的时候损失的不是钱,而是那一颗完整的心啊。

2.天赋点很多,不要死磕老路

我们那代人理解的天赋,真是好狭隘啊!无非是音乐美术舞蹈体育了——Why?那是因为这些项目是传统项,已经经过百年的产业化,有庞大培训体系,精细评价体系的东西。

但是孩子的天赋点,完全不止这一些啊!为什么一定要弹钢琴画画啊?

上次发完《儿童培养金字塔》,很多读者来信,说已观测到可疑天赋点,包括能3岁大段地背出大段婚礼主持人台词的啦;4岁问题多多而且很有逻辑联系的啦;看着电视舞蹈节目模仿地分毫不差的啦;说话伶牙俐齿爸妈都辩不过的啦;朋友一大堆收礼物收不过来的啦。。。。。

我观察很多在工作中很牛的人,都有些秘密武器。之前《贫民窟千万富翁》说到的老友“喵”,有读者评论:DrBing你学历那么高的和一个小学学历的人有嘛共同语言?我说,你永远想象不到一个人情商如“喵”一般登峰造极,他不是那种嘴甜圆滑,而是话不多的谦恭范儿,无论是否有利益关系的人,和他接触很短时间就会觉得他说不出地可靠,相处无比舒服。一个没有任何背景的小老板,可以拿到很多千万级的国家工程...情商是天赋啊。

我在国内的时候楼下有个饭店,一直半死不活。有年换了个老板。奇怪,装潢没变,菜式也没变,伙计也是老伙计,但是忽然就风生水起了...就是说,看似没变化,但自从新老板一来,整个店“风水”好像就是不一样了:经营能力,这也是天赋啊。

那么多长大后好使又必杀的天赋点不去开采?

下面是主要的天赋大类目和孩子对应的行为,请仔细观察:

语言天赋

善于记忆诗歌和富有情趣的电视中的台词;

你改用了讲述故事时常用的一个词时,他会纠正你;

很会讲故事;

音乐天赋

能很好地按调子唱歌;

爱听不同的乐器演奏,并能根据音色讲出乐器名称;

喜欢评论各种声音;

逻辑数学

经常问像“这件事是什么时候开始的”之类的话;

经常问雷鸣、闪电、下雨等宇宙间的问题;

按规格、颜色收藏玩具;

空间,视觉

色彩敏感,分辨出细微颜色不同,

对线条粗细搭配,疏密,色彩配搭很讲究,有层次

比别的同龄孩子早画出透视景色;

肢体运动

动作协调优雅;

学习系鞋带、穿袜、骑自行车很快,且不费力;

好模仿各种动作;

自我观察/表达

喜欢扮演角色、编故事,且演得、编得蛮像样;

善于表达做某件事的感受,如“这样做我很高兴”;

能准确地说出他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

社交情商

能注意到别人情绪的各种变化;有共感力,能被感染

喜欢扮演角色、编故事,且演得、编得蛮像样;

精细作业

喜欢任何动手的事情,包括拆东西,组装东西

创造力

不一定是画画和创意,总之会喜欢用和别人不一样的方式做事情。

觉得用老办法做事情很无聊,只有创新才爽,即使不成功

具备一定的破坏力

组织管理

喜欢整理、排序物品,很享受这个过程

喜欢命令别人按照他的计划形式(是他的计划,不是随意的意愿)

命令行不通会去尝试说服,死缠烂打

总结

每个孩子都有天赋,天赋出现的时间也是不确定的,你需要做的就是持续给予他丰富的体验环境,仔细观察,不要心急。

因为每个孩子的天赋不一样,所以这个世界才会有各式各样的人才,有医生有科学家有音乐家,有舞蹈家有建筑师,每一个人这种与众不同的天赋来维系这个世界的丰富多彩。

《20W天价幼儿园上了会成仙吗?》文末有个读者留言说。“上帝为每个人都打开了一扇窗户,终其一生却未曾打开过它,是人生最大的悲哀。”这个窗,就是天赋。

最后引用胡萍说过的一个故事:

我们昆明有个餐厅的大厨,年薪上百万,开的车都是奥迪,他是农村的,特别喜欢厨艺,但没条件去学,所以他就找了一个名厨去帮他洗菜,做了三年勤杂,无怨无悔,每件事都非常投入,因为他喜欢这个事情。他不是为了在那儿工作在那儿挣钱,名厨就发现这个小工跟其他小工不一样:他每天那种状态不一样,幸福感不一样。就决定收他做徒弟。

他学成后,做了挺有名的一个餐厅的行政总厨,他没有文化,但是他能挣上那么多钱,你想他多幸福,每天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还能挣上那么多的钱,而且他还比那些博士生硕士生还要过的快乐一点,所以如果你的孩子能够在天赋的陪伴当中去做一件工作来养活自己,那他是不是很幸福这一生。

让他很幸福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这才是我们培养孩子的目的,是吧?

PS:下面推荐这套期刊,可以帮你测试出好几种天赋了。

点击按钮,一键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