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蔡老师的文章,我很欣赏,我在上一篇文章中并不否认因材施教的重要,在文章最后提到的“扬长避短”也是根据我的经历带出来的,并不想把因材施教和扬长避短等同起来。我提出的因时制宜,其实是想对因材施教做一个补充,在上一篇中还没有来得及写出这么想的原因,现在提供给大家,希望大家能进一步讨论。

  因材施教,在我看来,有两个重点,第一个是“材”。我们家长和老师面对的“材”不是材料,而是一个个鲜活的孩子和学生。他们不仅各有各的特点,而且他们不是停在那里、等着我们来发现他们的优点缺点的,他们自己一刻不停地在经历、在感受、在发展。第二个是“教”,我们家长和老师发现了他们的优势和不足,就针对这些优势和不足来“教育”他们,这样就能促进他们全面发展。但是,作为接受我们教育的一方,孩子会怎么来看待我们这种“因材施教”呢?

  还是拿我自己为例,我的物理在中考考的是满分。到了高一下半期的期中考,我物理没考及格。父母看到这个成绩,也没责备我,他们的意思是,既然物理学不好,那就找到学不好的原因,然后再解决问题。我当时能想到的原因就是我不喜欢那个物理老师,于是听课就不太认真,解题的思路就不清楚。我们商量以后决定找个家教,这回得找个我喜欢的、而且解题思路讲得很清楚的老师。接下来,果然请到了一位这样的老师。我的物理成绩在高一期末考试中考到了全班第四名,是女生中成绩最高的,我的总成绩也是全班第一。我的高中以理科擅长,我是在重点班,能有这个成绩,老师和父母都认为,我如果学习方法对了,完全可以学好理科,可以考上好的大学。而且,我当时喜欢的男生也在这个班。班主任更给我保证,高二我们会换一个物理老师,是全国特级教师,全校物理教学组的组长。于情于理,我都应该留在这个班继续学理科。但是,最后我选择了离开这个班,去学文科。父母和家长都劝,同学和朋友也表示不舍。我告诉他们的理由,有冠冕堂皇的——我的兴趣比较偏文科,有比较功利的——学理科只能考省内的一本、学文科能考更好的学校。但我从来没有把自己内心的感受告诉他们。

  大家以为我当时是怎么想的?一个高一的女生,青春期呀,这样就好理解了。青春期的孩子情绪容易波动,思考问题易走极端。我在半学期前才经历了那么“重”的打击,我内心的挫败感多么大,我自卑了呀。当时,我在物理学习上花了很多精力,居然是这个结果。我认为是自己变笨了,真的就像别人说的那样,女生到了高中以后学习就不如以前了,不如男生了。虽然在找到适合的老师和学习方法后成绩提高了很多,但我这种想法并没有改变,我反而更消极地想:“你看,你就是不行了,真的学不过别人了,还要靠请家教来补课才能考好点儿。”所以,就当老师和父母为我的进步而高兴的时候,我体验到的却是更加自卑、更加难过、更加无助。当他们在循循善诱教育我时,我却在想:“你们这帮人,你们根本不懂我!”

  看到这儿大家都会着急:“你得说呀!你不说出来大家怎么知道!”这就像我们经常看到的场景,父母或老师语重心长劝说孩子讲出自己内心想法,孩子却不领情,再多说几句,有些孩子可能就会顶嘴:“烦不烦!跟你说了你也不懂!”大家可以简单地用青春期叛逆来解释我的这种想法,确实很多家长都抱怨:到了青春期,孩子不愿跟我说话了,以前是个好孩子,现在好像变成一个“刺儿头”,专门跟我对着干。其实如果你注意我上一段的描述,你会发现我为什么不说的原因所在。我们的家长和老师,对孩子极其关注,但又极其漠视。关注的是生活和学习各个方面,漠视的是情感。当我物理考试不及格的时候,我父母首先想到的就是想办法把成绩提上去,他们没有觉察到我的自卑,在那个时候没有给我说出来的机会。在我成绩提高了后,他们和老师首先想到的就是看来继续学理科是没有问题的,因为他们认为我就该学理科、而且只要方式方法对了就肯定能学好。他们没有觉察到我在那半学期里面情绪起起落落,也没有给我说的机会。

  其实,比起找个好的家教老师,比起如何提高我的成绩,我更需要的是情感上的沟通和支持。当然,他们也说了:“一次考不好没什么,爸爸妈妈不责怪你”;“你看你只要努力,就一定能克服困难”;“没关系,我们一起来想办法解决”;“老师觉得你很棒,半学期都能做到这样”;“老师觉得你只要方式方法对了,学习不会有问题的”。诸如此类,听起来很支持、很鼓励的话,这些话对一个小学生而言,可能还会觉得受用:自己成绩变差了,老师和家长都不批评,还帮自己找到了方法,提高了成绩。但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我接下来内心的台词却是:“不,你们还是责怪我吧,我就是没好好学”;“不,我努力了也学不好”;“有关系,我想我解决不了,我好笨”;“老师,我真的很糟,半学期才能做到这样”;“老师,为什么我学习这么努力还是找不到好的方式方法呢”。试想,一个青春期的孩子会把这样的话自己讲出来吗?他们要的就是家长和老师把他们当作一个大人来沟通、而不是继续当做乖孩子好学生来帮助和教育,他们要的就是自己看得无比重要的自尊、而不是家长和老师看中的成绩和未来,他们要的就是找到一条能证明自身价值的道路、而不是一条被设计被安排的前途。所以,我不是说我的父母和老师不愿理解我的情绪,而是想说他们那个时候真没跟我在情感上实现对接和交流。

  既然跟父母和老师实现不了情感对接,那我就只能自己来处理消极的情绪。我选择了文科,因为我更擅长文科的学习和考试,不需要老师和父母的帮助,我能从中更轻松地体验到自己的价值,更容易满足我的自尊。除了对抗自卑,学了文科,我就能名正言顺阅读很多文学作品,不用担心父母和老师指责“看闲书浪费时间”。在高中三年,甚至到大学以后,我都觉得是阅读在陪伴我、倾听我、安慰我。换言之,学文科满足了我“自我实现的需要”,而这种需要是我当时最想得到的,这就是我执意要选文科的原因。

  还想啰嗦一段,我文科中最强的是英语,我父母和老师经常都跟别人说:“她就是喜欢英语,你看那些厚厚的语法书,她都不会讨厌,自己买回来啃,还自己总结归纳。”我被视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之英语科代言人,经常被要求讲讲“怎么才能培养自己对英语的兴趣”、“怎样才能学好英语”。我当然也夸夸其谈,自我感觉好到爆表,非常喜欢给人传授经验。其实,我最初为什么去啃那些语法书,我自己很清楚不是什么对英语感兴趣,而是对男生感兴趣了。高一一开学,我便喜欢上了一个男生,用同学的话说,我俩很快就好上了。那个男生最头疼的是英语,他记不住那些枯燥的语法,那我当然要急他所急了,自己先把大部头语法书买回来啃,然后在总结成一些容易记住的规则教给他。我俩约定每周要讲两次语法,讲完后我还要负责出题给他巩固,他做完后我还要负责订正和讲解。虽然我高二跟他不同班了,我们仍然还找时间一起学习。可以这么说,他的英语基本是我教的。这样一来二去,我还真的对英语越来越感兴趣了。可见,所谓兴趣,一定要有维持的动力,动力一定是孩子自己产生的,而不论它是如何产生的。当发现孩子对某些东西感兴趣的时候,我们也要从情感上跟他做连接,倾听他真实的心声。

  总结起来,因材施教当然重要,不过我们一方面要因着孩子的发展阶段而教,另一方面在施教时还要跟孩子当时的情感做到对接,这就是我所说的“因时制宜”,这样我们的“教”才能是孩子真正需要的。

点击按钮,一键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