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父母吵架对各年龄阶段孩子的影响

英国一项新研究发现,如果父母总是当着孩子的面吵架,不但会影响孩子的大脑发育,还可能导致孩子成年后更容易罹患心理疾病。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心理承受能力也不同,我们先来看一下父母吵架对各年龄段孩子的影响。

0~3岁

婴儿出生第一天就有听觉反应,婴儿对听觉的感受有抚慰、警觉、痛苦。婴儿如听到父母强烈的吵闹声,他的感觉是痛苦,身体会变得僵硬,收缩神经,封闭起来自我保护。婴儿期如果经常受到痛苦感受的刺激,势必影响婴儿听知觉、视知觉发育,严重的将来会出现感觉统合失调,由于视-动觉协调发育不好,将导致考试卷面成绩差。

3~7岁

这个阶段的孩子如果经常看见父母吵架,心里会十分紧张恐惧。而且因为这个时期的孩子认知水平比较低,所以不能理解父母为什么会像仇人一样互相攻击,更无法辨别谁是谁非。有的孩子还会认为是自己做的不好,所以父母才会吵架,强烈的愧疚心理之下,孩子的自信心、安全感都会严重受挫。

7~12岁

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父母经常大吵大闹,他们会产生很强的羞辱感。如果父母是为他们的事情争吵,他们就会更加反感、抵触。这让他们晚上会做恶梦,觉得在其他小朋友面前低人一等,上课的时候心不在焉。如果父母一直在孩子面前提及离婚,那就像将一把无形的剑悬在孩子的头上了,他们将会生活在恐惧和担忧中。这样的孩子,学习成绩会下滑的很厉害,做任何事情都兴味索然,对他未来的人格成长很不利。

12~18岁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正处在青少年时期,正是身体快速发育的阶段,生理和心理两方面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他们从最初的懵懂状态刚刚挣脱出来,对自己和这个世界的认识都属于“半开化”的状态。如果家长经常当着他们的面吵架,对他们来说简直比世界大战还要恐怖,会让他们对生活、对未来都产生怀疑,甚至会产生离家出走等决绝的逃避念头。

2

父母吵架对孩子的伤害到底有多大?

夫妻之间经常吵架,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的概率达32%,父母争吵比离异带给孩子的伤害更大,而且这种伤害像是种慢性病,内隐,且病程漫长。让我们通过几个案例进一步了解:

案例一

一位妈妈前两天接到老师的电话,说是她宝宝在学校跟别的小朋友发生了争执,然后吵着吵着就抽动晕厥了。老师吓坏了,赶紧给她打电话。

后来她和老公一起把娃送到了医院,医生给出的诊断是“抽动症”。

原来,他们夫妻俩,经常为了一些小事吵架。这位妈妈脾气火爆,她老公也不知道忍让,再加上还有一个爱搅合的婆婆,家里的关系可谓剑拔弩张,两天一小吵,三天一大闹。

父母作为孩子最重要的亲人,俩人一直关系不够好,还互相谩骂,指责,甚至拳打脚踢,恶语相向。孩子的心理肯定不好受,由于孩子心理情绪发泄不出去,一直压抑着,时间长了,孩子的心理防御会转化成躯体方式体现出来,于是就出现了抽动症的症状。

所以,孩子的这种情况根本不是身体上的疾病,而是需要心理疏导。

案例二

一位孩子的奶奶跟我们说,他们家外孙女糖糖今年9岁,是一个很乖、很安静的女孩,学习也不错,老师也蛮喜欢她的。可是这孩子很可怜,让我们老两口很心疼,最近她被查出心脏有问题,我们真是很难过,她的心脏病是吓出来的。

我女儿脾气生来就不好,没想到她嫁的丈夫更是“火药桶”。女婿易冲动,发起火来砸东西、骂人,家里的门都被踢坏了几次。每次夫妻俩吵架,胆小的外孙女就躲在角落里瑟瑟发抖,无声的流下眼泪。他们夫妻吵完架,过两天又没事了,女婿认错认得很快,可是外孙女得难过好几天。

不知为什么,她的个性一点也不像她的父母,比较内向、胆小。她很疏远她爸爸,有点讨厌他。

孩子细腻敏感,生活在一个“战争”不断的家庭中,可想而知她过着怎样心惊胆战的日子。

孩子爸爸这种冲动暴躁的个性确实是比较难改变的,这实际上已经成了他的一种人格缺陷。冲动型人格的人有周期性爆发的倾向,每次爆发完都会有轻松的感觉,所以认错很快,这种认错是在认知层面的,他确实知道自己的行为有问题,但情绪的爆发是不受意识控制的。

这样的人,最好配偶善解人意,能够以柔克刚,但刚好妻子也是一个“火药桶”。

现在的问题是,如何保护糖糖不受伤害,要让糖糖知道她爸爸的行为的确比较失控,但爸爸妈妈感情恢复的较快,他们属于同类个性的人,并且他们是相爱的。尽管他们常会发火吵架,但他们都爱自己唯一的女儿。

孩子对于父亲来说是一帖好药,她比较安静、乖巧,让她不要疏远父亲,多接近父亲,和孩子一起他会心情平静些,面对一个安静的小女孩,冲动的父亲,情绪控制力也会强一些。

案例三

我有个好闺蜜,她的父母在她小时候不是吵架,而是打架。可悲的是几乎每次打架基本上都是因为她。目睹了最亲爱的人互相伤害的画面,而且是经常不断上演的画面。她内心的创伤可想而知。

我这个闺蜜几乎没有什么朋友,因为她不喜欢与人交往,也不大合群。最要命的是,她经常说一句话就在不知不觉中把人给伤了。倒不是她说的话有多刻薄,而是她的语调和她所要表达的意思大相径庭。我们曾说过,一个人说话时,她传达给对方的意思里,文字只占7%,语调却要占到38%。

因为这个缺点,她在大学时只跟我们宿舍的人来往,也没有男朋友。后来结了婚,幸亏老公能包容她这个语调伤人的问题,但也争吵不断。

我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学习和模仿的主要对象。父母争吵,不仅会给孩子带来如上两个案例中的心理负面影响。而且会导致孩子无法形成正确的人际观,他们从小就没有学会正确的交往技巧,自然就无法与他人建立起良好的亲密关系,很可能会在未来的人际交往和情感上不断受挫。

长期生活在争吵环境中的孩子会出现两个极端:一种是自卑,不愿或不善与人交往,有的甚至将自己封闭起来;另一种就是孩子的是非观念模糊,认为只要自己够横、够强势,就能让别人听自己的。

而且这样的孩子内心会缺乏安全感,甚至在心中留下阴影,成年后也难以抹平,易对婚姻失望、恐惧,就如我那位闺蜜,在婚姻里就遇到很多的问题。

3

如果夫妻吵架难以避免,这些化解方法要牢记

如何既不伤害孩子,又能发泄不满呢,建议试试下面的方法:

1)当着孩子的面讨论争执并坦诚的告诉孩子自己的感受。

让孩子知道大家有意见不一致的事情是很正常的,没有两个人能在所有的事情上完全意见一致。

彼此有争执时,可以当着孩子的面以和平的方式讨论,述说自己的看法,同时聆听对方的看法,肯定对方看法中自己认同的部分,同时谋取双方都能接受的方案,和平的解决问题。这样孩子就不会因为父母之间有冲突而惶恐惧怕。

如果彼此的争执无法以和平的态度进行讨论,变得激烈起来,也无须自责。可以坦诚的告诉孩子自己争吵后的不开心,可以告诉孩子“这次争吵使我很累,有些失望。”或者告诉孩子“你爸爸/妈妈有自己的看法,那都是为了我们好,只是其中一部分我不赞同”,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不能说:“你爸爸/妈妈很不讲理,他使我很累。”更不能在孩子面前批评、责骂对方。

如果自己情绪崩溃,哭了,也可以告诉孩子这是正常的情绪表达,所有人都会有难受的时候,当情绪达到一定程度,眼泪就会掉下来,没关系。我与你爸爸/妈妈只是意见不一致,这是正常的,因为没有人能完全意见一致。这个事情与你无关,爸爸妈妈对你的爱不会因此而改变。

当彼此冷静下来后,彼此虽然可以坚定自己的立场,同时也要为自己的情绪向对方道歉。这样的方式会让孩子明白:首先,激烈的情绪是不对的,是需要道歉的。其次,激烈的冲突也可以处理,无须惧怕。这样当孩子自己面对冲突时,他就懂得如何处理。

2)绝不把痛苦归咎与另一方或孩子

所有的情绪都来自自己,都是自己引起的,冲突也是一样。在任何令人烦恼和痛苦的事件中,真正让我们过不去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有时候别人说同样的话做同样的事,你不会生气,而爱人做这样的事却会让你愤怒。因此,你的情绪或痛苦都与你自己有关,不能把问题归咎给另一方,更不能告诉孩子这一切都是你引起的,都是你造成的,这样会让孩子内疚一辈子。

我曾经见过一个孩子,他妈妈是因为怀了他才被迫嫁给他爸爸,结婚后,两个人的婚姻非常不幸,动不动就大吵大闹,每次吵完,他妈妈就骂他,说她的不幸都是孩子导致的。这个孩子非常自卑,人际关系也非常差。

3)即使彼此离婚,也要让孩子知道,无论如何,父母对他的爱都不会改变。

夫妻之间的矛盾是夫妻的事,与孩子无关,对孩子的爱更不会因此而改变。这样即使彼此之间的关系已经恶化到分居或离婚的地步,孩子的心理也不会产生问题。

常常给孩子爱的保证,行为上对孩子的爱更是一如往常,让孩子真正的感受到这一点。这样即使孩子内心即使依然有无奈和惋惜,他也能接受父母分开的事实。

4)如果夫妻关系已经恶化到无法改善,离婚对孩子的伤害反而小过维持表面的婚姻

有些夫妻关系已经达到冰点,但为了孩子不受伤,他们会维持一份表面的婚姻。婚姻的确不易。为了我们的孩子和家庭,夫妻任何一方都有责任去付出、去努力调整自己。但是,若真的如何努力都走不到一起,那么请好合好散。因为相比较理性离婚,无爱、冷漠、甚或满是硝烟味的婚姻和家庭,对孩子的伤害更大。因为这样的状态会让父母饱含怨恨与辛酸。看着貌合神离的父母,孩子会以为这是正常的婚姻模式,他的潜意识也会不自觉的模仿这样的关系。

同时孩子还会有很深的罪恶感。大家不妨想想,如果你的妈妈指着你说:“我现在这样的生活都是为了你!!”你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呢?你的内心是不是会感到不舒服,并千方百计想要补偿妈妈?因此,不要以为这句话你不说出来,孩子就感受不到。孩子在家庭关系中是最最敏感的,父母的所有讯息他都能第一时间捕捉并感受到。

点击按钮,一键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