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有两个我,

一个在黑暗里醒着,

一个在光明中睡着。

真爱,没有条件,真爱,是一种品质。就像一朵花开着,虽赏心悦目或是芳香四溢,裨益了旁人,但它只是无条件的绽放。

没有拥有过自我的人,则很难做到无我。不曾拥有过自我的人,他的无我是空洞的,恐惧的,而真正的无我是灵动,是活生生的。

内疚也是暴力,是对自己使用暴力。

在生命的初期,我们学会控制他人的第一件事情是哭泣,之后我们又学会了生病、生气、受伤、抱怨、忧伤、牺牲、指责、赞美来操控别人,或是通过当一个好人来控制他人。

当我们能意识到,并允许我们的父母为他们的生命负起责任,不再承接来自父母的愧疚感时,我们就会为自己的生命负责,不再出于操控而向我们的孩子传递内疚感。所以,首先要把不该你承担的还回去。

有多少时候,我们分不清楚控制和爱。以爱的名义实施控制而不所知。最常见的控制之一就是“为你好”,还有一种很隐性的控制就是提供“帮助”。

负责任和爱是两回事,爱无关责任。最好状态是我们爱孩子,责任,留给孩子去自我负责。

如果我们很想去展现自己给孩子的是无条件的爱,无条件的养育,焦点在我们身上,而不是孩子身上,那么其实我们给的并不是无条件的爱,我们只是戴上无条件的爱的面具,底下还是罪恶感或评判。

当提到给孩子无条件的爱时,往往会触碰成人内在的恐惧和不信任。是的,或许我们生命中不曾体会过这样的爱,但是当我们穿越自身的恐惧去给予时,你会发现,其实施与受真的是同一回事,你在给予,你也在得到。借着给予他人无条件的爱,你与你内在的恐惧相遇,化为爱。

当我们吼着说,有话好好说时,是谁需要好好说话呢;当我们怒斥他人,你根本就不理解我,是谁不理解谁了呢。类似的情况还有好多,所谓,己之不欲勿施于人。当我们期待对方不要用某种方式时,我们自己的方式又是怎么样的呢?

如果我们还活在过往父母对我们的种种影响中,我们就还是未成年的孩子,我们是否成年,不是看身体,而是心智,成年,意味着心智成熟,成年,意味着过往种种再不能成为我的借口,成年,意味着完全的自我负责。

觉察到当升起想帮助他人的念头时,心里的声音是:你不行,你做不了,还是我来、你的方式不对,你应该像我这样。所以,被帮助的人会有愤怒,她能感受到自己被评判。而我也会有情绪,觉得我又得付出了。原来,不信任不接纳才是我们想要去帮助他人的原因。

其实我们不用去思考太多如何做好父母这个角色,而是去想想如何成为自己,活出来自己,一个真正活出自己的人,一个真正心智成熟的人,不可能当不好父母。

其实所有的猜想和分析都来自于头脑,孩子需要的就是一句发自于心的同理,仅此。因我们需要被理解而不是被看穿,也不愿意被有目的的对待。

我常在想,世间一切自有她的规则,一个人的一生会怎样,也在这样的规则当中,就如我兄弟姐妹几个,生长环境虽一样,却各有很大不同。所以有时看着孩子,我会提醒自己,人生剧本早就写好,我的担忧或是努力都改变不了她将走的路,我只需借着她来探究何为爱,其他的交给法则。缘起缘灭,别太入戏。

点击按钮,一键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