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1

“我很赞同你自杀的选择”

Anne,31岁,电信公司的大客户经理,漂亮迷人又精强能干。

几个月前,丈夫卢冽突然提出离婚,她一下子觉得自己的世界崩溃了。

Anne和卢冽是大学同学,10年前相识并相恋,都是初恋。

虽然经过了一些波折,但两人还是在她26岁的时候走进婚姻的殿堂。

Anne一方面是干练的女强人,一方面又是典型的传统女性,

非常恋家,认为家比工作重要,对卢冽也从来是言听计从。

她很想吃海鲜,但因为卢冽不喜欢,她就从不吃,

在卢冽的要求下,

每天晚上都不迟于10时30分回家。

结婚五周年时,小两口专门从广州飞到杭州西湖度假,

那时一切看来那么完美。

但就在回来的第三个月,卢冽就提出了离婚,

无论Anne怎么努力,卢冽都无动于衷,

铁了心要离开Anne,而且不讲什么原因。

Anne偷偷请了一个私家侦探,才发现卢冽是有了第三者。

那个女孩无论在相貌、气质、家庭背景、

收入和持家能力等方方面面都不如她,

Anne实在想不明白,卢冽为什么要离开她。

Anne认为,爱一个人就要尊重他的选择,

所以很快和卢冽离了婚。

但离婚后,Anne整个人立即垮了下来。

“既然10年的感情都可以毁于一旦,

既然最亲密的人都不可以信任,

那么这个世界还有谁可以信任,还有什么可以依靠?”

Anne决定自杀,但一次割腕一次上吊

都被亲友发现并救了回来。

这时,朋友向Anne推荐了NLPSKY的公益工作坊,

她也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加入了。

舒俊琳老师的课给了她很大震撼,

她决定请舒老师给她做一次心理治疗。

在工作坊中,Anne已经讲过了她的故事,

舒老师知道该怎样对症下药。

他邀Anne去一个安静的西餐厅做咨询。

在西餐厅中,简单的寒暄后,舒老师直截了当地对Anne说:

“我很赞同你自杀的选择。”

听到舒老师劈头扔来的这样一句话,Anne惊讶得目瞪口呆。

chapter 2

“你心中有没有一些遗憾”

舒俊琳说,Anne的身上有两种力量:

生的力量与死的力量。

死的力量让她两次自杀;

而生的力量又让她活下来。

不仅鼓足勇气在培训课上袒露了她的伤痕,也决定求助。

这两种力量看起来势均力敌,

但Anne的亲人朋友和同事肯定都毫无例外地和她生的一面对话。

用尽各种办法强化她生的力量,而死的力量,

人们却很容易忽略,不知道怎么处理,也不敢去碰。

但这又是同样重要的力量,所以舒老师决定和它对话。

舒老师对记者说,面对自杀的人,

和他死的力量对话是很重要的。

否则,这股力量会令自杀者和拯救者作对。

舒老师问Anne:“活着太痛苦了,所以你决定去死?”

Anne肯定地点了点头。

“但你想没想过,你选择的死的方式仍然很痛苦?”

舒老师这一句话让Anne又一次目瞪口呆。

接下来,舒老师先描绘了割腕自杀的痛苦和上吊自杀的惨状,

又绘声绘色地讲了十几种不太痛苦的自杀方式。

大概讲了30多分钟后,

Anne的惊讶完全消失了,开始陷入沉思中。

舒老师知道,这是Anne身上死的力量得到了一定的安抚,

不再认为人们都是来和它作对的。

这时,舒老师知道,是该和Anne生的力量进行交流了。

他不再谈自杀方式,一起和Anne沉默了几秒钟。

然后,他问Anne:“死是很容易做的选择,

但在再次自杀之前,你心中有没有一些最简单的遗憾?

把它们完成了再去死,不留遗憾地去死。”

Anne想了想,说出了两个遗憾:

第一,从来没有去吃过海鲜;

第二,每天晚上都是10时30分之前回家,从没破过例。

“既然这样,那我们今天晚上就弥补这两个遗憾吧。

现在去吃海鲜,你请客,我们大吃一顿,

反正你快死了,留着钱也没用。”

舒老师对Anne说。

chapter 3

“活着是多么美好”

Anne欣然同意,两人去了广州

最出名的一家海鲜店大吃了一顿。

饱餐后,舒老师又带着Anne去了一家非常热闹的酒吧蹦迪。

其实,舒老师不会蹦迪,只是坐在旁边看,

而Anne在舞池里蹦得非常忘我,

蹦到最后,号啕大哭起来。

以前,她虽然自杀过,但却很少放声痛哭过,

但哭是最好的一种治疗,可以宣泄不良情绪。

否则,不良情绪郁积下来,最终化成了死的力量。

等Anne的情绪平静下来,已是夜里一点钟了,

Anne的两个遗憾都弥补了。

在回去的路上,舒老师问Anne,

除了这两个已经弥补的遗憾,她还有多少本可以实现的愿望,

却因为种种原因一直没有去做?

Anne想出了好多个,舒老师建议她回家好好整理一下,

把它们清楚地写在一张纸上,列个清单,

并规定完成的期限,明天当作作业交给他。

Anne第二天交出了“愿望清单”,都是一些并不难实现的。

譬如和顶头上司吵一架。

在那个电信公司工作了6年,

Anne一直抱着无论如何都不能得罪领导的观念,

从未惹领导不高兴过;

譬如去北京旅游。

工作后,Anne一直有去北京看香山红叶的愿望,

但因为刻意要做一个完美的妻子,她总是抽不出时间;

譬如痛痛快快地吃川菜、湘菜和东北菜等,

卢冽是典型的广东人,只喜欢吃粤菜,

所以Anne一直没有吃过这些味道很痛快的菜……

Anne一共列了10个愿望,规定是三个月内完成。

第一个愿望很快实现。

她向顶头上司请假,并借机和他吵了一架。

出乎她的预料,顶头上司并没有怎么生气,而且准了她一个长假。

她一个人依次去了四川、上海和北京等地旅游。

11月在香山看红叶的时候,

她的心境显然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

生的力量显然占据了上风。

她给舒老师发短信说:

“香山的红叶分外娇艳,空气清冽,活着是多么美好。”

3个月后,她的10个愿望也都实现了,

回来后,她对舒老师说,虽然这10个愿望并不复杂,

但这些发自内心的愿望实现后,她觉得自己整个人全变了。

她再也不在乎别人的看法,她决心痛痛快快做自己。

至于自杀的念头,已经彻底消失。

离婚的伤痛虽然还在,但再也不会是彻骨的痛。

分 析

chapter 3

 她开始做自己,不再以别人为中心 

吃顿海鲜、去趟酒吧、和领导吵一架、到北京看看红叶……

三个月内做十几件这么简单的事情,

就可以这么有效地改变一个人,其中有什么道理呢?

舒俊琳说,这是因为,这十几个愿望虽然简单,

但都发自Anne的内心。

以前,Anne太过于在乎别人的看法,

譬如丈夫,譬如领导,哪怕自己最简单的愿望都不会去追求,

是典型的外在评价系统。

因为这个外在评价系统,Anne对别人的看法的在乎

远远超出了对自己内心的感觉与体验的在乎。

所以她总是违背自己的意愿去迎合丈夫、

迎合领导、迎合其他人,

其中丈夫是最重要的,成了她的支柱。

丈夫一离去,就相当于她整个外在评价系统全崩溃了,

而且也意味着,整个外在评价系统对她作出了最严重的否定。

这个时候,Anne的世界必然会崩溃。

但是,这十几个简单愿望的实现,

让她发现,原来别人的看法并没有那么重要,

“我行我素”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譬如,以前她把和领导顶嘴当成是灾难性的,

刻意压下了自己心中很多怨气,

但和顶头上司吵了一架后,

她发现天没有塌下来,

反而为自己赢得了不少好处。

对她来讲,这完全是一种全新的生命体验,

这个体验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了她在工作领域的外在评价系统。

其他的十几个愿望,也有类似的功效。

它们都是发自她内心,每一个愿望的实现

都会颠覆她在某个方面的外在评价体系。

因为这十几个愿望涉及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累积到一起,就颠覆了她整个的外在评价系统,

并帮助她构建了一套全新的内在评价系统。

简单地说,就是,Anne的工作与生活

不再以其他人为圆心,而是以自己为圆心。

舒老师说,这种内在评价系统不是自私自利的自我中心主义,

而是最健康的人的心智模式。

chapter 4

 我们为什么不敢做自己?

内在评价系统最健康,但为什么

大多数人却形成了外在评价系统呢?

舒俊琳引用他最推崇的美国人本主义

心理学大师罗杰斯的观点说,

这是因为在成长中,多数人得到的积极关注

多是有条件积极关注,而很少得到无条件积极关注。

有条件积极关注的逻辑是:你必须做到A,我才能给你B。

B可以是物质奖励,

也可以是主观赞赏。

在有条件积极关注的影响下,一个人会形成这样的经验:

只能表露“好的“,

否则就会被拒绝被伤害。

一个人的成长就是不断学习、修正

自己“应该如何部分地表露”的过程,

最终就形成了一套外在评价系统。

然而,“表露”经常违背内心,

你认为自己“应该这样做”,

但你的体验和感觉却是另外一回事。

久而久之,一个人会逐渐忽略乃至压抑自己内心的体验与感觉,

只去关注别人是怎么看待自己的,

自己怎么才能得到别人更大的物质或精神奖励。

Anne的情形正是如此,她极端地压抑了自己内心的体验与感觉,

不去吃海鲜,不去北京看红叶,

每天晚上10时30分之前一定回家,

这是典型的外在评价系统。

她这样做,含义就是“我要做一个好妻子”,

就是为了得到丈夫的认可。

为了做好“好妻子”这个角色,

她可以牺牲自己的一切需要。

chapter 5

 体验的扭曲是问题之源 

舒俊琳说,他没有和Anne深谈过去,

但一般情况下,这种极端的外在评价系统都是在童年形成。

父母,最可能是父亲给的她一直是有条件积极关注:

“你必须做一个听话的乖女孩,我才爱你”、

“你必须做一个传统女孩,我才爱你”、

“你要以家为核心,否则就不是好女孩,我就不爱你”、

“家就是男人说了算,所以一定要听爸爸的话,否则我不爱你”

……

结果,这种有条件积极关注塑造了Anne极端的恋家模式。

她对丈夫言听计从,她完全以丈夫为圆心,

彻底忽略了自己的需要与感受……

因为她潜意识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得到他的爱”。

但卢冽并不是她爸爸,他或许对Anne是有条件的爱,

但他可能并不喜欢Anne这种完全忘我的自我牺牲,

所以选择了一个各方面都不如Anne的女孩。

舒俊琳说,他赞同罗杰斯的看法:

绝大多数的心理问题都是因为忽视乃至扭曲了自己的内心体验。

内心的力量是最强大的,当我们过于在乎别人的看法时,

我们就丧失了自由,自我的力量也就越来越弱,

最后变得对外界的变化过于敏感。

而他对Anne所做的,就是要让Anne丢下外在评价系统,

重新去听从自己内心的呼声。

chapter6

有新体验才能改变

舒俊琳说,其实,我们都听到过“听从内心的呼声”、

“不要在乎别人的评价”。

然而,如果我们不去建立一些“我行我素”的新体验,

那么无论我们多么赞同这些观念,

都无法建立起新的内在评价系统来。

要建立这样的系统,就必须有一个新的体验。

只有活生生的体验才能改变一个人的潜意识,

而再完美的理论说教

如果没有活生生的体验做支持,

是一点作用都没有的。

所以,他要Anne找出十几个最容易实现的愿望,

在实现这些愿望时,Anne会体验到,

“听从自己内心的呼声”是一件多么惬意、

多么美好的事情,并自动建立起

她的内在评价系统,并开始“成为自己”。

三点努力帮助你“成为自己”

“成为自己”意味着更健康,

但“成为自己”之路不会一帆风顺。

它意味着自由,但也意味着完全的自我负责

——“我选择,我负全责。”

在这条路上,一个人的内在评价系统

经常会发生动摇,要坚定地走在这条路上,

需要克服一些最常见的障碍。

远离人格面具

因为在有条件积极关注中长大,

我们只能表露“好的”(或“可被接受的”),

并由此形成很多人格面具。

走在“成为自己”之路上,

一个人会逐渐远离这些不真实的自我,

尽管会有不少踌躇和顾虑。

Anne的“完美妻子”就是一个人格面具。

家庭、学校、社会和文化给我们安排了很多“好的模板”,

然而,很多这些模板与我们的健康成长并不一定相符。

我们为了得到奖赏接受了他们,

但它们就仿佛是一张没有弹性的面具贴在我们的心中。

限制了我们内心的自由,也限制了我们的健康成长。

譬如Anne不只是有“完美妻子”的人格面具,

还有“听话的好员工”的人格面具。

她以为戴着这些面具可以更能适应

家庭、单位乃至社会,但事实证明并非如此。

远离“应该”

很多人,因为父母给了他太多的有条件积极关注,

最终形成了一些强烈的意念

“我应该是好样的”、“我必须是好样的”。

但他要在某一件事情做到“好样的”

的目的其实只是为了赢得父母的爱,

而不是享受这件事情本身的快乐。

一名高三的女孩给我写信说:

“我一直渴望爸爸爱我,但他的爱是有条件的,就是好成绩。

只有取得好成绩,他才对我有笑脸。

一考砸了,他就会向我大吼大叫,骂我没用,笨……

还有一年就要高考了,我必须要取得好成绩。

但我总是担心如果考砸了,天哪,爸爸会怎样对我。”

如果“应该”太多,一个人的心灵自由会越小。

但如果内心的声音越强大,

一个人就会越不会在乎别人的看法。

不再迎合别人的期待

罗杰斯说,许多人试图通过取悦他人来形成自我,

但如果他们得到了自由,他们就会远离这种方式。

他的一个男性来访者,在治疗结束时感叹说:

“我终于觉得我真的必须要开始做我想做的事,

而不是做我认为我应该做的事,不管别人认为我应该做什么。

我的整个生活彻底翻了个个儿。

我一直感到我必须做一些事情,那时因为别人期望我这样做;

更重要的事,我那样做事为了让人家喜欢我。

见鬼去吧!

我想,从现在开始,我就是我。

不管富有还是贫穷,好还是坏,理性还是非理性,合乎逻辑还是不合乎逻辑,名声好还是不好。”

罗杰斯认为,真正“成为自己”的人,

不希望成为他们“应该”成为的样子,

无论那些规则是父母制定,还是由文化制定。

他们不希望把自己塑造成一种可能

纯粹是为了取悦他人的形式。

换言之,他们不选择成为任何

矫揉造作的东西,或者被强迫的东西。

任何被他人从外面界定的东西,任何被强迫的东西,

任何被他人从外面界定的东西。

他们认识到,他们并不重视这样的目标或目的,

尽管在此之前他们已经按照这样的目标度过了他们的大部分生活。

“成为自己”的人的特点

罗杰斯认为,那些“成为自己”的人,

内心最自由,也是最健康,对社会最有奉献的人。

他们有这样一些共同的人格特征:

► 负责的、道德的、克制的生活态度;

► 对自我和他人有深厚的同情心,

能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

拒绝对他人以及事务的外部控制;

► 很少审美疲劳,总能像孩子一样去感受美,

并由此产生了高度的创造能力;

向着自我导向转变

 “成为自己”的人听从自己内心的呼声,

并且变得越来越独立自主。

他不再由别人为自己选择,

而是自己选择自己的方向,

自己的目标,自己为自己负责。

他并不总是会做出合理的选择,

但他会发现,这是一种令人清醒又兴奋的体验。

一个来访者对罗杰斯说,

这个过程让他“感到害怕,感到很脆弱,

失去了支撑,

但我在内心也感到一种汹涌澎湃的力量或活力。”

接受不确定感

“自己”不是一个结果,而是一个过程。

这个“成为自己”的发现会让一个人既感到又惊又喜。

以前,他的行为可以预测,一件事情刚开始,他就知道会有什么结果。

但现在,他根本不知道内心会把他带向何方。

这种不确定的变化是什么呢?

罗杰斯说,这就是潜能的实现,

就是马斯洛所说的“自我实现”之路。

那些“自我实现者”是常常不能预测事情的结果的。

譬如,日本动画片导演宫崎骏说,他不写剧本。

“在开始拍片前,我并没有一个已完成的故事……

 我们从不知道,我们的故事会走向何方……

(故事)有一个内部的秩序,就是故事本身的需要,它可以把我带向结局……

 不是我制作了影片,而是影片自己完成的,我没有选择,必须服从。”

并且,宫崎骏从不考虑观众,也从不考虑市场,

他只是听从内心的指挥去编故事,

但是,他的动画片又是最有市场最受欢迎的。

这证明,那些真正“成为自己”的人,

他的世界其实是和别人最息息相通的。

对自己的体验开放

到最后,一个人开始对自己的一切体验持有

开放、友好的接受态度,接受经验,不排斥它。

他意识到体验是一种友好的资源,

而不是一个可怕的敌人。

当内心的呼声不是很明显,

他会安静而耐心地等待,直到它出来。

它可能是心灵的振动,也可能是一些生理反应,

以前他对这一切视而不见,但现在他学会了倾听它们,接受它们。

马斯洛发现,这是“自我实现者”的一个典型特征,

“他们能够轻松地洞察现实,

他们近似于动物式或孩子式的接纳性和自发性,

表明他们对自身的冲动、欲望、见解

以及主观反应具有非同寻常的自觉意识。”

对自己的内心开放的人,对别人和世界也一样开放。

马斯洛说,这样的人

“能够带着敬畏、愉悦、惊奇乃至

心醉神迷的狂喜,神清气爽、天真烂漫地

一次又一次地欣赏生活原初的善,

尽管这些体验对别的人来说可能是陈旧乏味的东西。”

正是在这一点意义上说,

“成为自己”的人是没有审美疲劳的。

舒俊琳说,他最喜欢他一个学生说的话:

“对别人和世界,永远要有孩子一般的天真;

对自己,永远要有上帝一般的自信。”

自我信任

随着一个人越来越“成为自己”,

他身上的创造力也会与日俱增。

譬如,海明威肯定知道“好的作家不这么写作”,

但他信任自己的体验,所以他走向成为海明威,

成为他自己,而不是走向成为别人心目中的“好作家”。

罗杰斯说:

 “这不是一种仅仅出现在艺术家

和天才人物身上的现象,

我一而再、再而三地看到。

来访者更加信任成为自己的过程时,

这些普通人在他们自己的领域内

就变成了重要而富有创造力的人。

敢于感受他们自己的情感,

敢于依靠在自我内部所发现的价值来生活,

并以他们独特的方式来表达自己。”

“成为自己”不是自私

罗杰斯说,“自己”只是一个过程,

就是自己的那些活生生体验。

譬如Anne自如地吃海鲜、

疯狂地蹦迪然后号啕大哭、

在香山上感叹大自然的美丽……

这些活生生的体验正是一个人真实的“自己”。

罗杰斯认为,整个社会对“成为自己”有一种恐惧,

这种恐惧建立在两个错误的习惯认识上。

✘ 第一,有一个终极的“自己”。

很多人认为,“成为自己”就是要保持

恒定不变的精致状态,这是一个天大的误会。

✘ 第二,“成为自己”意味着自私自利的自我中心主义。

罗杰斯说,这是一种更常见的误解,

所以社会并不鼓励“成为自己”,社会、家庭总是去规定好模式,让人们去照做。

但是,如果一个人开始去做自己,

他就会发现,除了敌意、贪念、愤怒,

他还有关爱、温柔、体贴与合作;

除了懒惰与冷漠,他还有激情、热情、好奇……

如果他能以亲密、接纳的态度体验自己这些复杂的情感,

他就会成为一个越来越和谐的人。

点击按钮,一键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