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搜索

中国人可能是世界最重视教育的,这是优点,也是中国人的立身之本。

随着年岁的增长,接触到各类人,我越来越觉得,只要中国不犯大错误,中国人凭借其对教育的重视,加上工作效率,他们还有更光明的未来。

同时,教育也给中国人带来了最大的焦虑,这狂热后面也有巨大的误区。

同等素质的孩子,得到更多教育资源的,肯定机会更多。这点毫无疑问。

但素质的差距很大,有些素质不够的孩子,投入再大成本,他最后也考不上好大学。不是他不努力,也不是家长没花钱,只是他的素质就是不适合读书,他就是一个平庸的人。

绝大多数人,都只能是平庸的。这本来是常识,但在教育教育问题上,却被忽略了,似乎一说就不吉利,灭自己威风。

前几天,有读者问:要不要拼一拼,把孩子送到伦敦去读书?

这问题,不同情况有不同答案:

1、家里有没有钱?送孩子去伦敦读书,或许还需要一个家长陪伴,这些成本,如果只是家庭收入的一小部分,那可以。

孩子在伦敦没有读出样子,结局还是平庸,家庭总体状况不受打击。

换言之,好教育是奢侈品。奢侈品的目标客户是觉得奢侈品不贵的人。

2、家里没什么钱,我认为把成本都放在孩子教育上,送他到伦敦,就是个大失策。这是孤注一掷,把全家人推入只许赢,不许输的绝境。

一个孩子,读了最好的中学,进了最好的大学,毕业后拿到同龄人中最高的薪水。这是一般人所谓的教育成功,这标准我认为没有大问题。

但是一个家庭遇上这种孩子,概率也不高,上述的成功教育,也就是碰运气的事。你都尽力了,诸多条件也够格,最后也可能不成功。

不那么富裕的家庭,可以像有钱家庭一样重视教育,但要控制成本,不能够影响家庭生活。这样,或许可动用的钱很少,孩子不可能进好学校,请不到出色的辅导老师,更不用说去伦敦了。

这孩子以后的机会,比富裕家庭的同龄人少一点,不过,这有什么可抱怨的?我们的父母不是那么出色,我们的孩子不是天才,这都是人不可更改的命运,学会接受,这才是好的起步。

接受自己(或孩子)平庸,这是重要的心理建设。你会拼,但结局不如意,你也可以接受。

很多父母对孩子教育的执念,源于不接受自己的平庸,他们要靠孩子逆袭,我的孩子成功了,就证明我不平庸。

这等于父母将自身成长的压力全部转嫁给孩子:我为什么放弃我的后半生?还不是因为要照顾你的求学?你学不好对得起我吗?而这种监督与苦情,不算累,监工总是轻松的,这说成是偷懒,可能也不算太过分吧?

想要一个成功的孩子,最好自己先成功,这样孩子才有模板可学。

如果自己不成功,那就不要苛求孩子,允许他不成功。

这种推己及人的思考方式,无论贫富,无论成功与否,都做得到。这么想的父母,已经意识到了,有了孩子,我也还得有自己的人生,我想从这生活中得到的,我自己去拼。

孩子并不欠你一个成功。你也不欠孩子的。各自去拼自己的人生吧。

1  16岁,养不成阅读习惯,会怎么样?

16岁之前,没有养成读书习惯的原因有两条。

第一,家长没有读书习惯,没有给孩子创造一个在家里、课外的阅读氛围;

第二,没有碰到有兴趣的入门书。

好入门书的缺乏,直接导致了学生们对于这门课难以焕发足够的热情和兴趣,也就是说,没有好的领路人去激发、启发、启蒙,像理查德·费曼那样的大师给大学新生讲物理学入门课,让原本准备上生物学专业的学生去改学了物理,那样的讲义真叫精彩。最难的是国学人文方面的教育,没有有趣有料的学习材料,孩子们只能靠玩儿三国志游戏了解历史了。

综上所述,要么没有好的家庭读书氛围,要么没有好的领路人,16岁之前没有养成阅读习惯,真的不能怪我们学生啊。

16岁之前,没有养成阅读习惯,人生会不会虾米呢?

如果无法深入阅读,就无法充分学习人类先人流传下来的知识和智慧,因为这些知识智慧都是以一种“视觉符号”(文字)的形式,将意义内涵内容“编码”进这些符码,然后这些符码跨越时间和空间,让后人通过“解码”来理解这些内涵意义。

形象具象的事物还可以用图像影像的方式传递(读图),复杂抽象的事物就一定只能用文字符码和数学公式符码来编译和解码。

没有阅读,就没有足够强大的抽象思维理解力的建立,也难以获得连续思考、长程推演的思维能力。那么在现代社会,也就只能胜任一些简单思维的劳动分工。你说人生会不会虾米?

所以,如果一个人16岁以前没有养成阅读习惯,那从16岁零一天开始就要补这一课,必须养成终身读书习惯,这个没什么好商量的。

2  阅读,有两种类型

第一个是远虑型(或者叫好奇型)的,另一种是近忧型(也可以叫实用型)。

1  远虑型阅读

一个人或多或少会对这个世界产生疑惑,那么就会提出问题、寻找答案、寻求理解、获得安宁的身心环境(安身立命)。每当我们处在一种对前景不明,对环境不安的一个过程中,我们需要获得更多的信息,来解释我们所处的环境、我们自身的状态。

比如,我们摸摸额头烫了,比平时烫,人觉得不舒服,然后又觉得身体内部又发寒四肢无力又酸痛,这时候我们感到不安。

那么,怎么才能从不安转变成安呢?这种转变,需要我们提出疑问后的解答——知识,所以,求知本身是一种面对问题、对抗不安的一种本能。前人把他的这种经验沉淀下来、编码成书、传给后人,并逐渐汇集出了庞大的知识体系——图书馆。

总有一些人,他们更操心整个人类的命运,他们对复杂而神秘的宇宙万物表示出兴趣,他们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读这些先人的知识智慧,也许不会直接让你面对工作和日常生活,但是它们能在整体上帮助你理解这个宇宙时空、这个世界和社会、这个城市如何运作、你和他人的关系、社区与社群的意义、家庭与责任等诸多不同层面、相互联系的问题,理解这些,对你如何定义你的价值、你和周遭环境的互动关系都是有帮助的。但是,这需要持续的学习、用一颗好奇的心去探索人生,还并不能保证成功而彻底的理解了你想去理解的事物。

2  近忧型阅读

眼前的问题是什么,去书里找答案,迅速找到方法技能甚至解决方案。

3  作为一个学渣,我是怎么通过读书,成为一个终身学习者的

阅读的五个阶段。

我从小在爷爷奶奶身边长到小学毕业。我们家在当地是传统几代的的商户家庭,我爷爷是一名“传统的没落小乡绅”(解放后公私合营百货大楼的高技能店员),我奶奶是一名人民教师。

幼儿园小学的时候,爷爷讲各种传统故事、评书、历史传说、一些奇闻异事。比如什么“识宝回子”,就是认识宝物的回回(后来才知道说的是像阿里巴巴这样的穆斯林人)。爷爷总给我讲这些蛮七糟八的东西,我也最爱听这些。

那么我奶奶呢,比较正统,她是教师,所以对我要求很严格,是她给了我愿景。她和我爷爷所扮演的角色不一样,我爷爷很纵惯我、很宠爱我,奶奶很严厉,他们俩一个是红脸、一个是白脸。小时候,他们订阅了多种儿童读物伴随着我的童年,他们会读上面的故事给我听,我会不停的问为什么,这是我的幸运。

初中,情窦初开,读书上一直矇昧。到了高中,青春期到来和自我意识的觉醒,我那时候开始读小说了。

这是第一个阶段:感性认知的阅读。

高中到大学,读了大量小说,几乎把中国所有的当代现实主义小说都给读完了,比如说王朔、苏童、贾平凹、王安忆、路遥、余华、柯云路、梁晓声、莫言、铁凝等灯等灯,沉浸在作者所描述的世界里,让它们浸润和塑造着我的内心世界;

为作家的能力感到惊奇——觉得他们太了不起了,能够虚构出一个世界,让我能够很真切的活在当中,然后我的灵魂可以依附在某一个角色上面,感同深受,而且细节和想象力都是那么的令人震撼。

同时,让我对中国社会现实有了一些初浅的认识。这也是之所以为什么金庸和琼瑶没有完全征服我的原因,我也为他们惊叹——但那是一个完全虚构的世界、而且有些陈式化,我身边的同学们只看这些,这不免让我觉得他们的视野窄了。

说到视野,其实我也宽不到哪儿去。我是疏于阅读西方文学的,为什么呢?

我们家几代徽商商贾家庭,没有留洋西学做学问的直系长辈,没有家学,英文到现在都是我的一个短板,现在还不得不每天早上听听听。实际上,中学期间,我当时买了不少西方小说名著,什么《白痴》、《白鲸》、《战争与和平》都有,里面的人物光名字就长的不得了,什么克里斯托夫,看不进去,汉译的语感也不好,从来没得入门,当然也没幸运的遇到一个向导,没有被一个环境带进去。

先感性,后理性。这是我进入读书世界的次序。

大学期间,和要好的高中同学还保持着联系,有学政治的学法律的学物理啥都有,我们男生在一起喜欢炫富!争论战争,争论政治,争论哲学,赤裸裸的话语权抢夺。

那个时候,存在主义很火,那么就连夜看萨特,实际上都没人知道海德格尔是谁,但是萨特很火、“存在即合理”很火,断章取义的读,生吞活剥的读,自己都搞不清楚就拿出来炫了,彼此的差距就是上半夜读了多少到下半夜坚持住就超越了对手。那么我们在炫什么富?是知识,是知识所产生的话语权。

从炫耀开始,获得了利益。炫耀的过程中,一旦你发现对方不懂,那么你就迅速占据了上风。现在媒体报道富二代炫富,我觉得还不如炫知识吧。因为它可能让你在未来走上一条更有价值的道路。

我的经验,先通过小说来丰富自己的体会、加深对着个社会的感性认识,然后通过辩论、说理,来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抽象思维、批判式思维。哲学就是理、说理的学问。

从大学开始,我产生了对哲学的兴趣。这是第二个阶段:理性认知的阅读。

大学期间,我学的最好的一门课是马克思主义原理。记得很清楚,这门课考了89分,全年级第一。卷子很难,第二名大概考了70多分,几乎没有几个人喜欢和重视这门课。马原是大课,老师叫红梅(忘了她姓什么),成绩出来后,她点名要见我,说李雪凇是谁。

实际上,每一次上马原,不管是阶梯教室或是公共教室,抢座位、记笔记都有我,我觉得她讲的东西很有趣,她在讲一些深刻道理,这些道理在吸引我。这应该是一个明显的“种子”。

这个阶段,我把它叫做兴趣阅读、或者散点阅读,读哪算哪,只要有兴趣的、就广泛接触。

第三个阶段,我把它叫做“系统认知的阅读”的阶段。

大概就是北漂以后,我有意识的认为,需要把这些散点串起来。这个阶段,我用了一个方法叫做:先垂直、后水平。

什么是先垂直呢?我们形容上下是垂直、左右叫水平。上下五千年,这就是垂直。把它们串起来的工具是:读历史。

记得96、97那两年,我一直在看历史。先看通史,看中国通史。我找到三个不同的治史视角。一个是大陆学者的马克思主义史观视角,一个是台湾学者的史观视角,另一个是西方学者汉学家的视角。

比如,台湾的柏杨和美国的黄仁宇都算是我的启蒙老师。那时候,还不知道顾颉刚钱穆伯希和。

柏杨白话版的中国大历史、资治通鉴,他在古代官名后面用括号注明相当于现代社会什么官职称谓,一下子你就能够穿凿到过去、产生了理解(哪怕是误解呢?也比无解好吧),虽然也许不是那么贴切、严丝合缝,但是对理解有很大的帮助。

之后就读了范文澜写的中国通史。国外的史学大家费正清的明清历史,剑桥史(尤其是剑桥插图史)里也看了一些。

从简明史开始、从大白话版开始、从插图版开始。由简单到复杂,从通史到断代史和专业史。

上下五千年,通过三个视角的对比,我似乎通透多了。然后,我再根据兴趣选取某一个断面,多重视角的深读一个片段。围绕一个朝代、多个维度下功夫,垂直上展开、做水平式阅读,就可以形成对这个历史时期鲜活的、综合的印象和认识。

第四个阶段,我在这么多年里,始终坚持年度“主题阅读”,这是为了深入阅读。比如,2006年的宗教主题阅读年。这一年里有相当大的比重是围绕宗教这个命题。

制定年度主题阅读计划,需要先建立知识分类结构(参考杜威十进制图书管理学),再根据自身情况,进行系统化的注意力配比。

有的是兴趣——深入再深入、挡都挡不住;有的是补课,完善知识结构、硬着头皮磕。

最后一个阶段,“情境阅读:感/理性认知—相互激活的阅读”。

什么意思呢?就是抓住感性认知的机会、趁热打铁去延伸阅读,让感/理性交替进行,让原本掌握的死知识“活化“。

比方说,在红鹤,往往在周二晚上有“走红”讲座活动,嘉宾也许是某书的作者,这个时候你可以近距离的接触思想的原创者。与作者的近距离的接触、产生感性认知,导致了你看他书的时候有一种更鲜活的连接感。那么,这个时候,你抓住机会——重温他的书,效果是最好的。

如果你将刚刚趁热打铁所学到的知识,马上再传授给别人,那么,你记住这些知识的概率,将达到60%以上。也就是说,这个时候你的知识被“使用”所“激活”了。

再比如,“旅行”前后(尤其是深度人文之旅),进行“目的地”的历史文化延伸阅读,也是情境阅读的一种。

情境阅读的目的,就是感/理性认知交替进行、相互激活。

以上五个阶段,严格意义上讲,不能成为一个线性的时间阶段关系,应该说这是不同的五种阅读方式。彼此互补才是最好的。

4  我将阅读分成四个深度,分别是:购读、抽读、通读和研读

购读,基本上指我在书店/网上买书的时候,为了决定买不买、特别要素级的概读。买书的时候,我急切的搜寻着概念。哪些概念我最近比较有兴趣,或者说这个概念在我的年度主题计划里,那么只要是涉及到这方面的,我就马上会把它买了。甭管我了解这里面的百分之多少,我都会把它收入囊中。

判断这本书我是否准备入手:主题、作者背景、目录和框架、前言(著作初衷)、主要观点;然后看一下豆瓣书评、三联书评、国外著名书评;最后,翻一翻其中的一些页码,体会字句和语感。

抽读,是抽我有兴趣的章节。不从第一章开始读,而是选最有兴趣的那一章读、或是最重要的那章读。

一本书,可能会按照一条逻辑结构主线来编排撰写,描述的事物发展更可能是非线性逻辑性的。一本书的主要观点也只能出现在一些章节中,而并非所有的章节。有时候,从头读到尾只是满足了一种仪式感。

通读。就是从头到尾给读完。比较重要的书才值得这么对待。

研读。最不可绕过去的、可能会对我某一个领域的知识具有跨越性的认知的、绝对重要的好书,那么把它研读。

研读大概是个什么感觉呢?第一是在书的眉侧脚空白处做“批注”(用不同的符号去标注不同的词句属性,比如下划线、波浪线、着重号、方括弧等),把一些重要的摘录和观点感悟,整理成“读书笔记”。

很多讲道理的书(往往被称之为“哲学书”),有的时候,为了完整表达一个抽象复杂的概念意涵,从句比较多,句子确实比较长,我们需要把一个句子分解开——这些从句在修饰哪些主语,需要对于句子成分做出一些划分,知道它重点在说什么。

遇到比较难的概念(主观上不是很清楚的概念)的时候,我也抱持着两种态度。

一种是随时做链接阅读。读电子书比较好办,直接链接跳转就可以查了;如果是纸质书,马上折个脚,立马去找另一本书,乘热打铁。或是手机百度、维基百科,了解一般性概念。

然而,总有一些概念,不是马上就可以深入的,放一放。比如一些需要长时间学习积累才能掌握的专门性理论。你不用马上去破解它,在脑海里留个印象、埋下了种子。如果未来恰好与之利害攸关(重要性原则),它一定会萌芽,到时候再去研究;如果不相关,学了也没什么用,学习的投资回报率很低。

如果这辈子没有研读过50本书的话,对于人类的卓越思想应该是难以有所领略的。有些书,也许确实是需要逐字逐句不能放过才能读懂——它是有点复杂——在说抽象的概念,把模糊而抽象的概念和思想、通过语义网络、面对不同认知局限和有限理性的每个人的大脑——把意涵确认下来,这本身是一个艰难的创造过程。而我们读者需要提供的仅仅是理解力,它跟创造力之间差着若干个层级,我们不会连理解力都懒得付出吧?

如果你想把一部分研读过的重要的书,传给你的子女,那么他们也能够通过父母的视角去理解这些书中的智慧,并且获得一种传承:“哦,原来我父亲看过这本书,他年轻的时候是这么理解这个世界的”。也许你在年老的时候也想看看,你在年轻的时候是怎么去思考同一个问题的。研读,可以与作者共感共思共鸣,可以留下思想的痕迹,可以提升认知能力。

5  阅读速度 

很多人问我,你的看书速度怎么样?我说,我一年大概五十本左右,平均一个礼拜一本。还有更多的资讯,通过手机阅读方式。

我是怎么做到的?

我原来的速度也没有那么快。在这二十年里面,前十年的速度不是很快的。小说最快,杂文什么的都比较快,通俗读物快,但是抽象概念比较多的、阐释原理的就会比较慢。

十年读下来,就会产生一个加速度。

知识的累积是个级联关系,由下一级概念模组化为上一级概念。

当陌生概念越来越少,知识点互相间的交叉关系多了,神经网络的语义识别能力越来越强、识别速度越来越快。由慢到快,是一个规律性的过程。

买书的时候,求量不苛求质。把你能够了解到的概念、有利于你对原有认知概念产生扩展的书都买下来;

看书的时候,求质不贪求量。不要贪心一下子读完,值得读的书不要放过其中不懂的概念,多链接多查询。

6  阅读的好处 

刚才在“一”里,我已经说了,“近忧/远虑”,是面对一种疑问、疑虑,去解答的过程。

看书,就是在找答案,就是在向古人今人牛人大师打听消息、询问回复。

我们总把眼前的叫做“功利”,不在眼前的利益好像就变得不是很“功利”,道金斯在“自私的基因里”道出了生物演化行为里更为深层的功利性。

青春期躁起来的时候,男生间话语权(发言权)的争夺,也是实实在在的功利。话语权力是法国哲学家福柯提出来的,他认为知识就是一种权力,他把这个现象解析出来。

当你掌握发言权的时候,你会获得更多关注、更多支配权,你在一个群体里面就会占据上风,会因为足智多谋而得到更多尊重和信赖。你也会乐此不疲。如果你恰巧从事了一个以知识和创造力为主行业,那么读书将成为最好的投资回报——它会练就你的看家本事。

年轻时候,因为炫耀知识,而进入到“知道分子”的行列,慢慢的你就会变成真正的知识分子。你会在阅读人类最卓越思想为他们感到自豪的时候,渐渐的发现这种求知所带来的理性良知,给人类社会带来诸多福祉。慢慢的你会提高德行底线,你会不稀罕做底线以下的事情。

如果你只是好奇,书中世界无奇不有,这也是最好的休闲方式之一,其他方式(除了创造)会显得无聊而苍白。这种有趣的生活方式,将会取代重复性的、没有多少趣味的游戏活动。比如说打麻将,翻来覆去的就是那么点信息量。当阅读变成了一种生活方式,其实就是过一种精神生活,那么你就会离这种肉体刺激更远一些了。

7  阅读作为投资 

在中国,富二代比例还是比较低的,大部分都是市民家庭或是中产家庭,也有一些家里条件不错、仍想独立,不想被他的父母剥夺自己奋斗机会的青年人。如果你不想靠上一代对你施加过多的影响、为你们铺好的黄金大道,那么自己怎么去走这个独木桥呢?

那么我在想,反正人人都是一辈子,每个人的最终结果都是死亡,重要的是经历,所以怎样经历,选择过怎样的生活才是有意义的,是最重要的问题。

对我来讲,激发自身潜质、增长经历、奉献自己对社会的贡献,是人生意义所在。那么行万里路、破万卷书、阅万类人,就是实现意义的路径和方法。

“破万卷书”,是三者中经济成本最低、但时间成本最高的。在知识经济的现代社会,你最该投资的就是:知识和智慧。

如果你没有一千本藏书,你可能就没有办法成为一名具备完整知识架构的人。如果你月入一万,建议你花在知识和信息方面的投资至少不低于一千元。越是年轻人,经济和社会资源少、但是时间多,读书是这个人生阶段最好的投资回报率。

在我一穷二白没钱的时候,最舍得花的钱就是:买书。我的心里有本账,世界上有很多大伟人大牛人,他们穷其一生所产生的思想,然后才卖四十块钱,而人们犹犹豫豫居然那么吝啬;而在餐厅里点一个菜花五六十块钱、连眼睛都不眨——说吃不完了都不打包。

这些年,有一个观点深入人心,即“女儿必须富养”。一个女孩,只有被富养,眼界才高,不会为了金钱去干丢脸的事。

然而,如果是穷人家,该怎么富养女儿呢?撇开一个家庭穷与富的问题,我对“富养女儿”这种观点,持“呵呵”态度。

在我看来,“富养”的女孩,固然不易为了金钱出卖灵魂,但是容易犯另一个错误。

什么错误呢?先来看两个很火的故事。

一个是,韩国三星公主李富真跟丈夫任佑宰离婚,李富真被对方追讨相当于70亿人民币的分手费,闹得举世震惊。

李富真当年放着青年才俊不爱,偏偏爱上了小保安任佑宰,不管父母反对,坚决嫁之,收获了一个既无能又家暴的老公。

22年后,李富真忍无可忍提出离婚,结果任佑宰以撕她为己任,并声称丝毫没有爱过她,当年是她逼嫁,云云。三星公主的脸,就这样丢光了。

另一个是微博讲述的故事,在公号界发酵,不少作者在写这件事——

一个家境优渥的女孩,不顾父母反对,非要嫁给一个穷男孩,男友对她照顾得无微不至,发誓一生会对她好;男友父母发誓,会将她当女儿宠爱。女孩不惜怀孕,生米做成熟饭,逼迫父母同意婚事。

女孩的父母怒了,收走了她的房子和车子,并声明要再生一个,这个女儿不要了。女孩被迫搬到男友逼仄的出租屋,跟他同甘共苦。

然而,男友变脸了,不再关心她了,还在闹矛盾时,不顾她有孕在身,连扇她十几个耳光。

女孩报警,男友被警方拘留。这下,男友的妈妈怒了,把她骂得狗血淋头,认为男人打女人是理所应当的,哪能挨几耳光就报警呢。

男孩一家为什么变脸呢?男孩说得清楚:以前你是大小姐,当然哄着你,现在你被赶出家门(沾不上你家富贵了),谁还愿意哄你啊?

女孩至此幡然悔悟,毅然打掉胎儿回归父母家。

父母早就洞若观火,只可惜女儿看不透。他们用这种智慧方式,将女儿从火坑里拉了回来。

这两个故事的女主,无疑都是“富养”的。她们确实不会被富贵诱惑,可是,她们容易被贫穷诱惑。贫穷不是罪过,但是贫穷很遭罪。

一个富养的女孩,父母把她保护得太好了,她根本不知道这个世界,有阴暗,有肮脏,有陷阱,有人性的丑陋,更不知道,受穷是什么滋味。

由于没有受过苦,不懂得三观不合、精神不平等的灾难性后果,她们很容易被穷小子吸引,觉得他们很了不起。她们想当然地认为,贫穷不就是没钱吗,我家有钱呀,资助一下他,不就行了吗?

李富真是这样想的,那个被打十几个耳光的白富美,也是这样想的。

然而,只是双方条件有一些差距,问题并不大。如果差距大到了分属于两个阶层,就有点麻烦了。

一个人呆在什么社会阶层,是一个系统工程。这就是说,一个人处于社会什么阶层,不仅仅是由ta的智力和文化程度决定的,而是由ta的眼界、观念、情商和社会关系等综合因素决定的。

客观的说,你让一个富养的女孩,跟一个真正的穷男孩(既贫寒又无真才实学)相爱容易,但是长久相处则很困难,为什么呢?生活习惯不同,三观严重不合!

特别要说明一点,由于我国人们长期以来“男强女弱”的惯性思维,如果男方精神层面高于女方,则不大要紧;如果女方高于男方,则很要命。

很多富人不愿把女儿嫁给穷男孩,不是担心他身穷,而是害怕他心穷。身穷,大不了多补贴嫁妆;心穷,往往是悲剧收场。

天地良心,很少有父母鼓励女儿为了金钱,去做二奶去做鸡;同样,他们也不会赞成女儿嫁给穷人,过一辈子苦日子。

穷父母是这样,富父母更是这样。那么养了儿子的父母怎么想呢?这个后面再说。

其实,对女儿无论是“富养”还是“穷养”,都是伪命题。如果家境贫寒,能“富养”到哪里去;如果家境优越,能“穷养”到哪里去?

既然穷养、富养都不行,女儿该怎么养呢?

我认为,根本就不是穷养、富养的问题,关键是如何引导女儿的婚恋观。

关于李富真的遭遇,有人提出择偶不一定要门当户对,但是一定要精神的平等。爱情本来就是精神活动,一旦精神不平等,婚姻就是一场灾难。

这个观点无比正确,问题是不太好操作。因为,恋爱中的青年男女,很难发现彼此精神上的不平等。毕竟,从理论上来说,任何阶层的人都可能有高贵的灵魂。

我认为,对于女儿的教育,既不能教她一切往钱看,也不能教她乐于清贫。毕竟,向往美好生活是每一个人的权利,当然包括物质的美好。

既然阶层的精神局限性很可怕,那么指导女儿谈恋爱,是否一定要避开穷男孩呢?

未必。有一些男孩虽然出身贫寒,但是有能力,有志气,而且懂得在精神层面上自我升华,待人真诚而质朴。这种男孩,是非常优秀的。

如果你慧眼识珠,遇上这种男孩,当然要“不欺少年穷”。如果你缺乏识人的眼光,难辨优劣,那最好听听父母的意见。

父母有人生阅历,对婚恋温蒂考虑得透彻一些,而且跟对方没有感情,更理性一点。

如果你和你的父母,都缺乏识人之明,那只有一个笨办法——恋爱、择偶,最好选择同一阶层或更高阶层的适龄男人,道理不言自明。

那穷男人怎么办?他们就该打光棍吗?

不!这篇文章谈的是如何养女儿。

其实,养儿子的父母,如果不是条件所限,基本上都不愿娶穷儿媳,都盼望儿子找白富美,少奋斗几十年。这是人之常情,不值得批评。

不过,希望是一回事,现实生活则是另一回事,自有其运行规则。

如果你养的是儿子,无论贫富,一定要教育儿子,要有志气,努力学习,培养自己的能力,并注意精神上的提升,突破原生家庭的局限,诚以待人。只有这样,将来无论面对什么条件的女孩,他都能拿得住幸福……

如果你作为一个男人,不懂得自我提升,却梦想通过搞定白富美来改变命运,那么最好收起这份心思。毕竟,现在的女孩越来越不瞎,哈哈!

作者 | 包士山(ID:rxfx0518),从事新闻采编20余年,喜欢琢磨人性、婚恋和世相,痛恨道德说教,只以毒舌说真话,往往一针见血,让人犹如醍醐灌顶。

最近和学生一起读《青铜葵花》,读到作者曹文轩在序言中的几段话。他说,长期以来,评判文学的标准是西方的“深刻”,而且这“深刻”成了唯一的标准;但中国的文学评判标准是“意境”,是“情趣”、“智慧”、“格调”、“滋味”、“微妙”……曹文轩很激愤甚至有些极端地写道:“于是我们看到全世界的文学,绝大部分都在这唯一的维度上争先恐后地进行着。‘深刻’这条狗追撵得人们撒丫子奔跑……”

如果这个观点由我说出来,饱学之士们会笑话我“不懂文学”。但曹文轩我想不会有人说他不懂文学吧!他反对把“深刻”作为文学的评判标准,而希望文学回归审美。我基本上是同意的。只是我没他那么极端,我认为,“深刻”是可以作为文学评判的一个维度的——最近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其实也是因为他作品的深刻性——只是不要成为唯一的维度。也就是说,文学,除了有“深刻”的思想元素,还应该有“妙趣”有“情调”等审美要素。

我想到了教育。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们的教育也越来越讲究“深刻”了——“前卫思想”“超前观点”“西方学说”“后现代理论”……我首先要郑重声明,我从来不反对教育实践的思想指导和理论关照,教育本身就是深入人的精神世界的,岂能没有思想?岂能远离深刻而堕入浅薄?但是,我们强调的往往是当下所缺乏或者被忽略的,这是杜威的观点。杜威在谈到教育目的时,曾有这样的论述:“我们并不去强调不需要强调的东西――这就是说,有些东西已经很受重视,就无需强调。……在一定的时期或一定的时代,在有意识的规划中,往往只强调实际上最缺乏的东西,这并不是一个需要加以解释的矛盾。”

深刻也好,思想也罢,对教育而言非常重要,也可以作为评判教育品质的一个尺度。这用不着我来强调。我现在想强调是,我们的教育所缺乏或忽视的要素,那就是情趣,是浪漫,是感动,是诗意,是真,是善,是美。

一堂课,明明师生和谐,气氛欢快,潇洒流畅,欢声笑语,妙趣横生,也不乏思想的碰撞与燃烧……可是,到了评委那里,却被认为不符合这个“原则”,违背了那个“理念”。似乎不遵循某些“原则”和“理念”,就不是好课。

一篇课文,教师讲得痴迷,学生读得沉醉,会心处开怀大笑,动情处催人泪下,每一个字都散发着芬芳,每一句话都流淌着优美……可是,专家说,没有挖掘出“思想性”,分析得不够“深刻”,要讲究“深度语文”。

一次教育活动,师生都乐了,爽了,感动了,舒畅了,心灵飞翔了,情感奔涌了,而且——用比较文学的语言,叫做师生都赢得了彼此的心灵,感到了彼此的心跳,这样的教育活动还不成功吗?当然成功。可是专家说,教育岂能仅仅停留于感动?“理想”呢?“责任”呢?教育的“意义”在哪里?

一则教育案例或者教育故事,真实而细致地记录了教师转化某一个学生或处理某次突发事件的全过程,叙事流畅,思路清晰,且蕴含智慧,关键是最后获得了成功。我觉得挺好的呀!可专家非要作者提升到什么“理论”高度,要用什么“理念”来“关照”,或者非要从中提炼几条什么“原则”之类,否则就是停留于“感性”而不够“深刻”。

一份课题方案,教师根据自己教育实践中的难题,提出了一系列符合本班实际也符合教育基本常识的教育设想(步骤、方法、过程等等),但专家说“得有理论支撑”,而且还得“国际”“国内”。我想不通,诸如“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发挥集体的作用促进每一个人的发展”等等,这些都是常识呀,还需要什么“理论支撑”呢?

一名教师,富有爱心,拥有智慧,善于思考,喜欢研究……而这一切都不是空谈,都是结合每一天的实践,体现在每一天的行动,无论上课,还是带班,都极受孩子们欢迎,考试成绩也相当突出。可是,在某些“思想深刻”的教育专家眼里,这样的老师“没有自己的原创思想”。

我们评价一位教师很优秀时,往往说他是一位“有思想的教师”,而很少说他是一位“有诗意的教师”,“有情趣的教师”,“有智慧的教师”,“有人性的教师”,“有故事的教师”……

上述教育评价,都是一个维度:“深刻的思想”。

年轻时,我也曾为自己没有“思想”而烦恼以至自卑。别人一开口就是这个“理论”,那个“观念”,可我说来说去无非就是一些教育的基本常识——“爱心”呀,“人性”呀,“尊重”呀,“理解”呀,“平等”呀,等等。曾有我尊敬的教育大师对我谆谆告诫:“要有属于自己原创的教育思想,不要只是追随前辈教育家的思想。”于是,我也真诚地想“原创”,也想“第一个提出”什么什么“教育原理”或什么什么“教学法则”。但是,当我越来越深入地学习教育经典,越来越真诚地剖析教育实践,我就越来越感到,教育学不仅仅有科学的特点,它更有人文学科的属性。

或者更直接地说,教育的属性,更多的是“人文”,而不是“科学”!科学的每一项新成果都可以取代旧成果,说直接点,就是科学的物质成果都会过时;而人文则不然,一部不朽音乐,一篇经典小说,一幅传世名画,一尊大师雕像……一旦问世,便愈久弥新,不可超越,人文成果之间从来不会此消彼长,互相取代,而是孤峰卓立,交相辉映。教育也是如此。从孔子到卢梭,再到陶行知,再到苏霍姆林斯基,群星璀璨的教育家们一旦问世,就是不朽!他们的理论,永远不可能过时——这就意味着,也不是那么好“超越”的。既然如此,教育上所谓“理论的创新”,所谓“流派的创立”,所谓“规律的发现”,所谓“模式的发明”等等,哪那么容易呀!

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一下豁然开朗:其实呀,教育的真理就那么点儿,而且“那么点儿”几乎早被从孔夫子以来的中外教育家们说得差不多了!我们可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将其或丰富,或完善,或当代化,或中国化,但所谓“创新”,呵呵,留给我们的空间不是一点儿都没有,但的确有限。这有限的创新空间留给少数专家去做吧,我,作为一个基层的教育者,就老老实实地实践着我敬仰的教育家们的教育思想,我这一生就满足了,不但问心无愧,而且还颇为自豪。

所以,前次有出版社在我的著作封二里称我为“教育家”,并说我“提出了一系列”什么什么“教育思想”和“实践模式”时,我赶紧去信声明:“我没有任何原创的教育思想,我也没有提出什么实践模式!”我说,我就愿意忠实地追随陶行知,追随晏阳初,追随苏霍姆林斯基……朴素地做好每一天的教育。

所以,当我听谁说自己“率先提出”了什么什么“理论”,“创立”了什么什么“模式”,或者是什么什么“学派”的“领军人物”时,我就想,你也不怕孔夫子在天上笑话你,你就自我陶醉吧你!再过若干年——也许还要不了“若干年”,你这些“文字游戏”定会烟消云散,连回声都不会留下一点儿。

所以,当我看到某些“有思想”的“深刻的”年轻学者开口“福柯”闭口“德里达”但缺乏起码的教育情感和良知,且嘲笑广大一线老师为“愚民”和“白痴”时,我就想到汶川大地震时,我的朋友卢志文对一个热衷于卖弄学问标榜“深刻”但临阵脱逃的青年教师的斥责:“你读了那么多的书,有那么多的教育理论知识,可这些理论这些知识全被你用来为自己的错误行径辩护,为了开脱你的错误,你连上帝都搬出来了!”

关于理论,和许多人一样,我也特别欣赏恩格斯的话:“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同样的,教育的真正发达也不能没有深刻的理论指导。问题是——我再说一遍,“深刻的思想”只是教育的一个尺度,而不是唯一的尺度。

我们现在的情况是,理论过度,思想膨胀,观念泛滥,模式横行,同时常识缺位,情感凋零,智慧苍白,意趣荒芜,诗意匮乏——当人们追逐“深刻的思想”时,朴素的教育常识遗忘了,真诚的教育情感冻结了,丰富的教育智慧丢失了,优雅的教育意趣沉默了,美丽的教育诗意死亡了!

我在和挚友程红兵探讨这个话题时,他说:“我们今天不缺乏思想,思想也不缺乏深刻,现在我们缺乏的恰恰是把深刻的思想转化到具体的行动之中,我们恰恰是缺乏把平凡琐碎的事情耐心地慢慢做好,我们甚至于不耐烦去面对这些既不深刻,也不华丽,既不出彩,也不动人的平常之事,我们不愿意去耐心解决这些剪不断理还乱的教育琐事,我们宁愿在旁边发点感慨,说点‘深刻’的理念,甚而发发牢骚,但我们不愿意去身体力行,去‘亲自’解决。”

有人只喜欢“深刻”只喜欢“思想”,那就让他去“高瞻远瞩”去“石破天惊”去“洞察”去“烛照”吧!我也愿意继续学习教育思想,思考教育理论,探索教育真理,但我希望我的从教育中收获的不仅仅是“深刻的思想”,更有美妙的情怀——

我愿意继续守着我的梦想,看着我的田园;善待每一个日子,呵护每一个孩子;品味着生命的每一寸时光,享受着教育的每一刻浪漫;和学生编织着一个个跌宕起伏的生命故事,把这故事变成荡气回荡的成长传奇,再把这传奇导演成我和我孩子们共同的充满诗情画意的“青春大片”……

2012年11月16日

女儿高三那年,我最担心的事发生了 ——

女儿暗恋上了她们班的班长,一个阳光帅气有激情,学习好得不要不要的“男神”。

根据我的经验,这样的男生,应该不仅仅是女儿一个人的“神”,而是好多女生心中的“神”。

我在班级群里侧面一打听,果然,好多女生都对他崇拜得不得了。

只是女儿为这段暗恋付出的代价更为惨重 ——

月考成绩惨不忍睹。

知道成绩那天,我正在上海出差,接到妻子的电话,我连夜赶回。一路上,我都在焦虑地猜想是什么原因。

女儿所在的高中,是武汉市最牛的学校。她所在的班,也是令许多家长羡慕的高分班。当年女儿考进这所学校时,赢得了许多羡慕嫉妒恨的目光。

开学之初,在是否「住校」这个问题上,我和女儿有了一次小小的争执。

我提出和她妈妈租房陪读,女儿强烈反对:“我不是犯人,不需要你们看着!”

最后,我妥协了。女儿自控能力挺强,这一点我是有自信的。初中时我就没怎么管过她学习,一切都凭她自觉。

女儿住校后,成绩一直稳居年级前100名,这个成绩基本上读重本是没问题的,我在这方面比较想得开,从没逼她一定要考什么清华北大,只要她考的是她喜欢的城市喜欢的专业,就可以。

但是没想到,女儿一直稳稳的成绩,竟然直接滑到了连上一本都摇摇晃晃的地步。

-----------

女儿从小被我训练得心理很强大,一般的挫折根本撼不动她。

而她让我最担心的弱点,就是重感情。电视剧、电影,或者书中感人的细节,都能让她哭得稀里哗啦的。

......莫不是......早恋了?

在女儿学校旁的一个咖啡店里,我把她约出来,像朋友一样地请她喝咖啡。

等她全神戒备的心放下来后,我直截了当地问:

“说吧,那个让你神魂颠倒,从重本线摔到专科线的人是谁?”

女儿先是一愣,在我灼灼的目光中,她挫败地垂下了头,苦恼地说:

“是我们班长。可是爸爸,他根本看不上我......”

女儿说这话时,我心里猛地一抽。

第一个反应是,我女儿差啥啊,他小子竟然看不上?!!

我仔细打量了女儿一番后,明白了。

我说:“你愿不愿意爸爸从男人的角度来给你分析一下为什么你们班长看不上你?”

女儿的眼睛刷地一亮,期待又羞涩地点了点头。

老实说,在时间如此紧迫的时刻,我却还浪费精力在这里给她分析感情问题,心里真像猫抓一样难受。

但我清楚,这个时候一点点的呵斥和指责,都有可能会影响到女儿的未来。我不能冒这个险。无论我有多着急,都要一点一点剥茧抽丝地来。

我对女儿说:“从男人的角度来看,你不是大多数男人第一眼就能相中的对象。尤其像你们班长那样眼睛长在头顶上的。

你看你进了高中后,暴饮暴食,那么爱喝可乐,把自己喝得现在130斤,虽然1米68的个子,这个体重只算是微胖界的一员,但是绝大多数男人都喜欢小鸟依人型的女孩,这是个不争的事实。

所以,从现在起,你想追上班长,就得每天早晨起来晨跑,锻炼身体,减肥,修身。”

女儿低头看了看自己的体型,默默地点了点头。

见女儿没反驳,我又接着放第二招:

“一个女孩要想吸引男生的注意,除了长相外,最重要的还是内在的气质。

这一点你不缺,从小我就培养你看古典诗词,教你弹古筝,学绘画,这些年为了考学,你基本全丢了,现在,你可以适当地捡起来,你们学校不是还有最后一次汇演吗?

上去给他们青蛙打立正,露一小手你的《高山流水》,绝对可以一鸣惊人。”

女儿被我说得一脸激动地绯红。

看差不多了,我使出了杀手锏:

“你要记住,男人是个矛盾的综合体,谈恋爱的时候可能会只看长相,但在结婚对象的选择上,他们很现实。一要看你的家世,二要看你的能耐。

千万别信哪个男人说会养你的鬼话,真正可以无怨无悔养你的男人只有你亲爹。

所以,想要让一个男人爱上你,你得自己能力出众,先让他佩服你。爱自己的女人,才会有被人爱的机会。

你看看你现在,成绩与班长天差地远,别说爱,就连友情都是奢望。 ”

-----------

女儿经过一番训导,终于想通了:“爸爸,我想改头换面,你能帮我吗?”

我一拍胸脯:“这个时候,我不帮你谁帮你?爸爸还可以跟你保证,这是我和你两个人的秘密,连你妈我都不会让她知道。”

女儿愣了片刻,扑过来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拥抱。

我瞬间泪湿,女儿上初中后,对我就再没有这样亲昵的动作了。

抱着眼看就要高过我的女儿,我心里五味杂陈。

我先以女儿马上要高考为由,说服了妻子在女儿学校边上租了个房子,又让女儿从住读改成走读。然后和妻子分工,她负责女儿的饮食,我负责女儿的健康。

每天清晨,我都会陪着女儿早起慢跑,其实是观察女儿的思想动态,顺便跟她交交心,因为她会在这短短30分钟的跑步中,向我诉说她的甜蜜和烦恼:

“今天我问班长题,他给我讲了半天。”

我知道,对于暗恋中的女孩来讲,对方可能无意识的一句话、一个动作,她们都会觉得大过天。

于是装着欣喜的样子祝贺她:“加油啊,等你破茧化蝶的那天,你们班长可能就不仅仅是给你讲一道题这么简单了。”

女儿听我这么说,笑眯了眼。

不久,我把女儿的古筝从家里搬来,学习累了的时候,就让她弹一弹。

现在女孩会这东西的比较少,女儿曾学过7年古筝,虽久已不动,但弹起来还是能唬人的。

妻子嫌女儿弹这东西浪费时间,我说你懂什么,这东西如今在校园里可是秒杀各种眼球的神器。

那年年终的汇报演出,女儿上台弹奏了电视连续剧《红楼梦》插曲《枉凝眉》,艺惊全场。

她回家后兴奋地抱着我大喊:“爸爸万岁!”

原来,女儿不但为她的班级获得了一等奖的荣誉,还被全校男生冠以“古典女神”的封号。

我笑眯眯地看着女儿,只半年时间,她坚持跑步,戒掉了可乐、肯德基等没营养的食品,加上妻子每天给她调整膳食,竟真的瘦下来30斤,再加上女儿长得白净温婉,还真有点古典美人儿的味道。 

-------------

元旦过后,女儿对我说:“爸爸,我们班几个男生给我写了情书,怎么办?”

我说:“这是好事啊!你有了许多选择。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很正常。不过现在我们不急,先把大学的目标立起来。”

女儿点了点头。

最近一段时间,她的自信心被充分调动起来了,也很少在我面前提班长怎么样了,倒是我,总拿这个班长来刺激她:

“人家可是真正的‘男神’,清华的苗子,有里有面儿。你要有本事,应当反客为主,让他来追你。”

不久,班长果然被保送进了清华。

消息下来那天,班长特意买了本好看的纪念册,全班传着写留言。纪念册传到女儿手里,她悄悄给我打电话:

“爸爸,我心里有些难受。”

我知道班长这大半年来,一直是女儿追逐的目标,如今这个目标走到了他的终点,而女儿还在悬着,何况她心里,还有一个未了的梦。

我想了想,对她说:“你就给他写三个字:‘北京见’。

一来可以含蓄地告诉他:你的目的地也是北京,将来还有相见的机会;二来也可以当作给自己的一个激励。”

女儿照做了。那天,她回来告诉我,写完这三个字后,她看见班长眼里流露出一种期待和赞许。

剩下的时间,就是冲刺了。

女儿学习底子不差,只是因为单相思才掉下来了。我把女儿的心态调整好后,遍请各校名师,给女儿一对一补习,我给女儿的口号是:

“胜利在向你招手,班长在前头。”

女儿笑着反过来评价我是「史上最不正经的老爸」。

就这样,我这个最不正经的老爸,拉着女儿在高考的路上玩命飞奔。

2016年6月初,我把女儿送进高考战场时,对她说:

“现在什么都别想,你记住,冷静地答完每一道题,你就赢了。”

女儿点点头往教室走,走到半路又跑了回来,她趴在我耳边对我说:

“爸爸,无论结果如何,我都谢谢你。”

我迅速转过身,不敢让她看见我掉泪的样子。

6月底,女儿的考分出来,竟然考了639分,远远超出了我对她的估值。

我笑着对她说:“我们要不报个离清华近一点的学校吧。”

她扭捏地看着我,不好意思地笑了。

如今,女儿已经在中国传媒大学读大二,这个暑假回来,我问她个人感情的事,她吹牛说追她的人排到了五环外。

我纵声大笑,没问这里面有没有班长。

对一个父亲来说,能让女儿在成长的路上学会挑选,学会守住底线,学会化被动为主动,已经足矣。

作者| 聪明瓜。首发自“家长荟萃”,一个由13位从事新闻媒体工作的爸爸妈妈共同组建的公众号平台。通过真实采访和个人育儿体会,分享实用的教育经验、解读学霸学习方法、传递最新教育资讯。微信公众号:家长荟萃(id:jiazhanghuicu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