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搜索

笔者曾在《中华读书报》上看到一篇文章,题为“一位博士生的‘谢本师’”,写的是一位即将毕业的博士生对自己导师的感激之情,他在博士论文答辩时,动情地表达了这样一个心愿:决定用已经准备好的置办谢师酒的经费,用来购买导师新出版的一本专著,寄赠给各地高校图书馆,以此来宣扬老师的学术思想。此举赢得了在场专家的一致赞赏,都认为这是最好的“谢本师”方式。看来,该文将“谢本师”理解成“感谢我的老师”了。

其实“谢本师”不等于“感谢我的老师”,恰恰相反,它指的是学生单方面提出和老师脱离师生关系。这个词语的出典和两位大名人有关。章太炎曾师从俞樾(号曲园),但是他看不惯“本师”俞曲园的保守落后,于是想和老师脱离师生关系,但是“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老师的恩情不能忘怀,因此章太炎写了两篇文章《谢本师》,一方面表达了对老师的感恩之情,另一方面又阐明了“道不同不相为谋”的思想,宣布和俞曲园脱离师生关系。

也许是历史的巧合,也许是造物弄人,到了1926年,章太炎的弟子周作人,因见老师与北洋军阀打得火热,大为反感,于是仿效自己的老师也写了一篇《谢本师》,宣布和章太炎脱离师生关系。自此,“谢本师”就成了一个固定表达,引申为学生单方面宣布解除和老师的师生关系。

《五星大饭店》是海岩先生的作品,语言简洁,颇具冲击力。但23集中有一句台词是“钱是让人利令智昏的东西”,这话的意思不难揣测,但是听上去十分别扭,是个经不起推敲的病句。

“利令智昏”早在《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中就出现了:“鄙谚曰:利令智昏。”它的意思是因贪图私利而让人失去理智,神志不清。利,私利;令,使;智,理智;昏,昏乱。

“利令智昏”这个结构中,“利”是主语,“令”是使役性谓语,“智”在语法上则称为“兼语”,因为它既是“令”的宾语,同时又是“昏”的主语。类似“令智昏”这样的兼语结构,成语中有不少,比如“令人发指”“令人齿冷”“令人神往”“令人注目”等。这类结构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不能够出现在“让人”后面。如果说“让人令人发指”,那就语意重复了,因为“让人”就是“令人”,两者完全等同。

“利令智昏”说成白话,就是“私利令人理智昏乱”。原文可改为:“利令智昏,钱是让人丧失理智的东西。”

“期间”与“其间”都是名词,它们音形相近而意义、用法不同。主要区别有三点。

一、范围大小不同。“期间”只用于时间,指某个特定的时期里面,例如“奥运会期间游客人数有所增加”。“其间”可用于时间,指某一段时间,一般是单用,前面不加别的成分,例如“他行医多年,其间多次获得嘉奖”。“其间”还可以表示时间范围之外的事物,如“厕身其间”是指空间,“其间定有缘故”是指特定的抽象范围。

二、结构方式不同。“其间”是代词和名词搭配,“期间”是名词和名词搭配。当“其间”表示时间的时候,“其间”的“间”就可以理解为“期间”。此时,“其间”就等于“那期间”。

三、语法功能不同。“期间”是个黏着词,不单独使用,一般担任定中结构中的中心语。如“农忙期间”“审查期间”等。“其间”独立性很强,在上文有时间交代的语境中,可以单独担任状语。

“期间”与“时期”“阶段”“时候”等同义,其语法作用也类似,它们都不能单独使用指明具体的时间段落。例如:“他行医多年,(  )多次获得嘉奖。”括号中填入“时期”“阶段”“时候”等都明显说不通,填入“期间”似乎语感能接受,那是因为接受者把它当成了“其间”。

“期间”与“其间”音形义都很接近,这就为“期间”冒名顶替“其间”创造了条件。然而,容易混淆不等于允许混淆。“期间”和“其间”毕竟是两个不同的词,“期间”是不能顶替“其间”的。

1. “风雨如磐”不同于“风风雨雨”

“风雨如磐”意思是风雨像磐石那样压在头上,形容风雨极大,比喻黑暗势力的重重压迫。如鲁迅《自题小像》:“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2007年10月28日《江西日报》社论《井冈山精神永放光芒》:“80年前,在风雨如磐、血雨腥风的岁月中,在中国革命万分危急的关头,毛泽东同志……在井冈山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文怀沙老先生去年年底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在风雨兼程中已走过了三个30年”,第一个30年是“风雨如磐”,第二个30年是“换了人间”,第三个30年是“而今迈步从头越”。(《人民日报》2008年12月26日)

使用这条成语必须注意时代背景,切不可乱用。但是报刊上误用的例子却时有所见:

(1)中国共产党走过了八十三年的光辉历程……八十三年风雨如磐,八十三年岁月如歌。(《企业党建》2004年第4期)

(2)《风雨如磐九十秋——美国史研究专家黄绍湘的故事》(《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5月10日)

(3)弹指十年,风雨如磐……经过周永殿10年来的努力,昔日荒山变得郁郁葱葱。(《郑州晚报》2008年9月3日)

中国共产党的八十三年、黄绍湘先生的九十秋,都跨越了新旧中国两个时代,而现年53岁的农民周永殿则是新中国成立后才出生的,他开山造林更是最近10年的事。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几十年,虽然有泥泞也有雨雪,并非一帆风顺,但绝不能说一直处于黑暗势力的重重压迫之下。这样使用“风雨如磐”显然都是错误的。

所以造成误用,是因为这些作者只看到了“风雨”,而忽略了“如磐”,把它同“风风雨雨”混为一谈了。“风风雨雨”可以比喻经历了重重困难和曲折,适用于任何时代,而“风雨如磐”只能比喻黑暗势力。二者的字面义、比喻义和感情色彩都有明显区别,不容混淆。今年刚刚出版的季羡林先生的全彩图文自传,就取名“风风雨雨一百年”,季老用词准确、贴切,值得我们学习。

当然,也有只看到“如磐”而不管“风雨”的。例如新华网2008年8月27日刊载的一篇文章说:“只有掌握了主导权,才会有市场的主动权,我们的粮食市场才会风雨如磐,我们的国家才会长治久安。”把“风雨如磐”同“安如磐石”混为一谈,错得更没有道理了。好在这种误用并不多见,毋庸赘言。

2. “义无反顾”重在一个“义”字

“义无反顾”的意思是按照道义勇往直前,决不退缩回头。(义:道义,这里作状语,按照道义;顾:回头看。)如宋·张孝祥《代总得居士与叶参政》:“王、戚、李三将忠勇自力,义无反顾。”清·浴日生《海国英雄记》:“臣誓以身许国,义无反顾。”邹韬奋《持久战的重要条件》:“民众方面认清这一点,便应存着百折不回、义无反顾的沉着的心理。”

“义无反顾”与“勇往直前”“百折不回”意思相近,但它更强调一个“义”字,只能用于某个人或某些人为正义事业而勇往直前,百折不回。但是有些人偏偏丢掉了这条成语中最关键的“义”字,只看到“无反顾”三个字,只要一个人干一件事,不管好事坏事,只要下定决心、决不回头地干下去,就说“义无反顾”,甚至不是人的行为也用它表述。这就改变了这条成语的感情色彩,扩大了它的使用范围。请看例子:

(1)上半年国内钢价义无反顾地爆发或上涨,让业内人士望尘莫及,进入下半年……则急速下跌。(人民网2009年1月12日)

(2)他的导师希望他完成硕士课程之后可以留在所里继续服务,几经挽留,他还是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去美国的征途。(《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12月10日)

(3)记者采访时产生很大疑问:这些外资为什么会义无反顾地恶意撤离呢?(《法制日报》2009年1月8日)

(4)糟糕的成长环境让他们义无反顾地踏上了一条反常、变态、畸形的寻欢之路。(《中国青年报》2007年11月13日)

(5)怀揣着一腔财富梦想……一批又一批人背井离乡,义无反顾地投入大海的怀抱,在黢黑的深夜里陪伴着死亡泅向彼岸。(《人民日报》2007年12月15日)

在例(1)中,钢价的涨落是由市场规律决定的,与正义与否无关,而且也不是某个人的行为,根本不能用“义无反顾”。例(2),毕业后去哪里,人各有志,本无可非议,但作者显然是对某君辜负导师期望的做法持否定态度,自然也不应使用“义无反顾”。例(3),近来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某些外资非正常撤离,这至少是一种背信弃义的行为,怎么能说“义无反顾”呢?例(4)的走上反常、变态、畸形之路,无疑是错误的选择。例(5)的泅海偷越国境,更是犯罪行为,只能加以贬斥,不可褒扬,显然更不能谓之“义无反顾”。褒贬失当是使用成语的大忌,一定要细心辨别,不可大意,否则就会与要表达的本意相背离,造成相反的效果,甚至贻笑大方。

3. “侃侃而谈”不等于“夸夸其谈”或“侃大山”

“侃侃而谈”意思是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讲话。(侃侃,理直气壮、从容不迫的样子。)如清·吴炽昌《客窗闲话·某少君》:“少君引经据典,侃侃而谈,众皆悦服。”郑振铎《桂公塘》:“求和的、投降的使臣们不知见了千千万万,只有哀恳的,苦诉的,卑躬屈膝的,却从来不曾见过像这位蛮子(引者按,指文天祥)般的那么侃侃而谈、旁若无人的气概。”邹韬奋《患难余生记》:“他好像把法庭看作救亡运动演讲大会,回答时侃侃而谈,口若悬河。”仔细玩味一下这三条书证,对“侃侃而谈”应该怎样理解和使用便会了然于心。下面是一些用错的例子:

(1)现在一些地方台也有地方官发表的新年贺词,但却鸿篇大论,侃侃而谈,言之无物,不关乎民生。(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08年1月2日)

(2)我们学习科学发展观,长篇大论,侃侃而谈,就是不正视前些年暴利发展中的问题……生怕戴上保守、思想不解放的帽子。(易网论坛2008年11月24日)

(3)上周三下午,我们单位开大会,我早早来到报告厅,找了一个靠后且隐蔽的位子坐下,等领导在台上侃侃而谈的时候,我已昏昏欲睡。(《京华时报》2007年12月31日)

例(1)所谓“鸿篇大论,侃侃而谈,言之无物,不关乎民生”,是对某些地方官贺词的批评,显然不能使用“侃侃而谈”这样的褒义成语,不如改为“夸夸其谈”。“夸夸其谈”形容说话或写文章浮夸、不切实际,与作者要表达的意思比较接近。例(2)的学习会上不切实际的发言,例(3)的令人昏昏欲睡的报告,自然也是夸夸其谈、言之无物了。“侃侃”和“夸夸”在现代汉语中都不单用,只出现在这两条成语中,有些人不熟悉,往往混为一谈。

“侃”在口语中有闲谈、聊天的意思,如“俩人侃了一晚上”,还能组成“侃大山”“侃爷”等词,因此也有人把“侃侃而谈”同“侃大山”“聊大天”混为一谈。例如:

(4)一次出差在外地打车,同的哥聊起有关婚姻的事……这位的哥侃侃而谈的内容,大多与其婚后生活有关。(《北京青年报》2007年12月25日)

(5)穆斯林老外习惯晚睡晚起,阿拉伯人的侃侃而谈更是有名。他们往往午夜12点后才睡,早上9时后才起床。(人民网2007年12月31日)

(6)赵本山、宋丹丹……二人低语侃侃而谈,宋丹丹更不时大笑,不知是不是继续在春晚携手亮相。(《重庆商报》2008年12月23日)

在出租车内同司机闲聊无所谓是否从容不迫,谈论婚后生活也无须理直气壮、义正词严,可见例(4)的“侃侃而谈”实际就是“聊天”。晚上好聊天不肯早睡,正是许多阿拉伯人的生活习惯。例(5)的“侃侃而谈”应改为“好聊天”“侃大山”之类。例(6)赵、宋二人的交头接耳,有说有笑,显然同“侃侃而谈”更不沾边。

可见正确使用成语的前提是正确理解成语的含义,理解错了,必然造成误用。

“常见到一位文化名人,每每写来便笺时,多用过期台历或旧信封,至今如此。”这是2009年2月11日《人民日报》副刊《请退信封》一文第三节末尾的一段话。

“每每”表示同样的事情发生多次,跟“往往”相同,用于事情、动作或做法等。例如:他上下班每每骑自行车,只是刮风下雨才乘公交车。还如:他们常在一起,每每一谈就是半天。而上引句子中“每每写来便笺时”,把“每每”用于“时”,是说不通的。实际上,这个“每每”应为“每次”。

“每每”与“多”词义相近,所以可以用“每每”替代上述句子下半句中的“多”,而将这句话改为:“常见到一位文化名人,写来便笺时,每每用过期台历或旧信封”。另外,这句话开头的“常见到”三字宜删,也可改用“有”:

“有一位文化名人,写来便笺时,每每用过期台历或旧信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