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搜索

半年前,我一日日觉察,我那原本宁静的生活被微信朋友圈不断涌来的信息轰炸得四分五裂。最先叫我淘汰掉的是致癌与养生信息。人固有一死,但人们多半想晚死或不死,于是拼命地转发什么食物什么习惯致癌,怎么保健怎么养生见效。光挑些触目惊心的文章看看,都觉得没法活了,吃什么都得病变,索性不看它了,等死得了。

幸好我向来不怕死,因此专注于生,我要趁人生还在旅途中喜欢做什么,立即去做。于是,看了许多教育类文章。有的人说在国内的教育体制之下,无可奈何,就得按照它的规则玩,好小学通往好初中,好初中通往好高中,好高中通往好大学,好大学通往好工作,好工作通往好婚姻,好婚姻通往好子女……一个被内化于国民骨髓的循环逻辑。这些人都在狂热地谈怎么督促孩子学习,培养哪些特长,上哪些补习班,花多少钱,升哪个学……搞得我头痛欲裂。有的人说要趁早送出国去,怎样学好英语,怎样考试,怎样申请学校,搞一堆堆的科技创想,又读一本本的英语书……可是,再一听身在美国的朋友描述,美国的教育并不如我们想像的那样轻松高效,其实竞争压力非常大,要上大城市好小学,五岁就得参加入学选拔考试,题目难得连父母也搞不定。华人在美国,最重视教育,抓得很紧;黑人放任不管,简直不成样子。

我想,作为一个人,只要生长于温馨美好的家庭,管他在哪个国度,都可以扎根,都可以成才。这就开始着眼于培养一个地道的中国人,该学习什么、怎样学习。睁眼一看,遍地是从小背《三字经》、《弟子规》的文章及反对快乐学习的论调,紧接着便出现了一大箩筐针锋相对的批判文章。这一些讨论不是太低级太无聊了么?从五四运动争论到今天,还不是那些见解那些口水话!我又丢弃了这些内容,坚决选定中外经典名著。可是,一些人的说法又来了,四大名著毒害孩子……

要是本人没这么有主见,在这个微信时代中准得崩溃!高一孩子小W刚跟我谈过,他很想学文科,想把自己培养成一个作家,可是老师和学长们都跟他说,千万不要选文科,许多学生刚开始死活要学文科,后来呢,还不是哭着要调成理科……他犹豫起来,马上转向理科,开始攻读数理化,可是不灵,非他强项,钻研了一段时间也没效果,迷茫啊迷茫,恐惧得就要崩溃。我跟他说,给你提建议的老师和同学都是些什么人呢?你观察了没有?他们自身都有些什么问题?为什么选定了志向,还要变来变去?中国有史以来最喜欢生产这种人,自己是棵墙头草,便以为所有人也都该是墙头草。他们认识自己吗?以我个人的情况,我从来都是慎重选择,绝不后悔,始终勇往直前,管它天塌地陷;做人就要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不然活着干吗?当然,这基于你对自己的认识。你是谁?你适合怎么办?他嘿嘿一乐,表示领会。我的心倒是一凉,因为我意识到了,我大概永远无法遇见一个像我自己这样头脑简单的人了,是的,我还没有遇见过一个。

可想而知,多数人在朋友圈中,在碎片化时代中,活得多么焦灼、多么矛盾!刚刚获得的信息、刚刚树立的信念,分分钟就有被彻底推翻的危险。半年前,我实在是读这些五花八门的见解读得烦了,逃出城去了事。说不理会,就几乎没点开看过。偶尔看了,也是朋友特别让我去看一下,顺道上下瞄到几条,或看或不看地路过了。这半年,清清静静,安稳读书,真叫舒服!

据说,脑科学得出一种结论:信息的碎片化会严重分散人的注意力。研究显示,前额叶处理问题的习惯倾向于每次只处理一个任务。多任务切换,只会消耗更多脑力,增加认知负荷。因此,有科学家相信,这种浅尝辄止的方式,会使大脑在参与信息处理的过程中变得更加“肤浅”。

这个说法有没有道理,暂且存疑,说不定过不了几天,立刻又来个完全相反的脑科学结论呢。但我的个人体验告诉我,被撕碎的生活过不得,被搅乱的大脑很烦躁。不必害怕被时代抛弃,不必担心遗漏了什么信息,不必害怕错过了什么,如果为了所谓的“跟上时代”,就乱了自己的步伐,真是太不值了。

半年后“复出”嘛,瞧瞧圈子里,瞧瞧每个人,其实还是老样子,总在转发某几类信息的人仍然在殷勤地追着那些信息。我想,假如他们能从中修炼出来,应该早升级了吧?或许,许多人微信阅读并不是为了改善自己,而是为了打发时光?那人与人之间的追求真是大不相同,我的时间实在宝贵,只有担心追不上它的份儿,哪有担心赶不走它的理儿?

作者原创,谢谢阅读!

有个家长问,孩子的奶奶死了,葬礼回来孩子问“爸爸妈妈你们可以永远活着吗”,还问“我会死吗,我死了你们会想我吗”,我该如何回答他?

另一个家长也说,有一天,女儿突然一本正经地对父母说:“爸爸妈妈,你们会一直活着吗?”这话把爸爸给震惊得不知所措,连忙对她说:“爸爸妈妈会一直陪着你的,永远不会离开你的!”妈妈则认为,这是对孩子撒谎;要等孩子长大了,对世界有了认知后,她才会明白,父母的爱会一直陪着她成长,永远不离开。

幼儿问及死亡,再自然不过。小鱼两三岁起,常常想到“死”这个问题。我起初总是据实回答,她泪水盈盈,无法想像将来有一天,父母老了死了,留下她自己了。我说,等爸爸妈妈老了去了,你也有自己的丈夫和孩子们了,你一点也不孤独。她想一想,说:“也是,我将来也会死的。”于是,她对父母必有一死欣然接受。但长大一点后,她推翻了自己的欣然坦然,又不忍终有一天要和父母分别了,屡次缠着我讨论这个生死问题。我就直接告诉她:“放心吧!妈妈会活300岁,那时你也快300岁了!”她其实知道妈妈只是开玩笑,真相早说过了不是?但是她更喜欢这个不真实的回答。

现在小鱼八岁多了,我们读完了一系列文学书和历史书,开始读法国人碧姬·拉贝与米歇尔·毕奇写的哲学系列——《写给孩子的哲学启蒙书》。一开篇,就是生与死。“石头不会死亡,因为它没有变化。它不死,是因为它从来就没有活过。一切有变化、能长大、在成长的都会消失:有生就有死。我们都会死去,因为我们活着,这样说好像有些可笑……”植物、动物、人,都有生命,都会繁殖,然而从人类的角度出发,不同的生命并不具有相同的价值。比如,动物保护主义者吃素,那是因为他们认为鸡鸭牛羊的生命比稻麦瓜果的生命重要;打死蚊子,人人叫好,而踢死小狗,却人人指责;杀人呢,必须接受法律制裁,可是如果是战争中杀人或杀死杀人狂魔呢,又另当别论……我们对生命的看法没办法不复杂,因为生命汇聚在这个地球上,首先是个共生的食物链,其次是人类驾驭着万物的生命。

人为什么会死?因为生命一出生,就开始变化,成熟后就开始衰老。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它是生命的一个阶段,一个最后的阶段。这样说,死亡还可怕吗?反正,我是不怕的。我在小鱼这么幼小的时候,也无数次地问过生与死的问题,琢磨半天,最后总想:现在我还有很多事要做,等没什么喜欢做的事了,就死吧。我赶紧活着,好赶紧死去,就此完成一个生命的轮回。所以,当孩子问我死亡之事,我不惊慌,反而欣喜。我知道,这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一个标志。

许多孩子都害怕父母先于自己死去。我小时候想,如果妈妈死了,我也要和她一起死。但后来我又想,我妈妈是我的上一代人,当她走完她的人生之路时,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不能跟她一起死。我姐姐的儿子则想得更通透,他很小的时候就说:“如果人活着而不死的话,那地球上不是要人叠着人了吗?”所以他不为死亡所困扰,父母肯定要先死,好为后来人腾空间。并且人要是不死,老年人就会阻止新一代革新发展,因为要改变他们年轻时养成的习惯,去接受新事物新理念,实在是困难的、忧伤的,他们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只有筋疲力尽,说到底,生命的新陈代谢其实是一件好事。

那么,父母死了以后呢?我一直在想这个问题。

对于其他人来讲,一个平平凡凡、没有留下什么著作什么艺术品、也没有做过什么石破天惊的大事的人,不用几年,顶多几十年,就会被人彻底遗忘,没有人会意识到曾经有这么一对对父母在世界上活过。然而,于他们的子女而言,再好再不好的父母都会将自己的基因遗传给他的后代,并且在精神上和心理上,都会或多或少地传递给孩子。这么说来,死更无所惧了,因为你的精神,或称“灵魂”,总会化作你的后代的一部分,代代传递,慢慢衍化,甚至不灭。

这么说,新问题又来了。假如你传递给孩子的是坏的东西呢?对了,许多父母其实总在传递负面的东西。这个时候,你就该好好地反省一下自己,怎么认识自己、改善自己,也教给孩子认识自己、改善自己的观念,他将最大限度地发扬你的优点,回避你的缺点,趋向健康与幸福。

我进而又想,小学何必开什么思想品德课呢?专以哲学启蒙书为教材,不是更好?一切重要的哲学命题,早已用孩子的语言,通过日常生活故事,讲得深入浅出,足够孩子受用一生了。

魏蔻蔻:若孩子说起“自杀”这个话题,你该如何应对?

爱的使者:荐书《写给孩子的哲学启蒙书》(碧姬·拉贝)

作者原创,谢谢阅读!

许多老师总是跟家长汇报:你家小孩很聪明,就是比较懒;如果肯用功,就会学得很好。

家长听了,心里舒坦:“懒”是人类的通病,因为懒而没学好,总比因为笨而没学好来得体面。

可是,老师既然这么评价,孩子就不敢勤奋了。也许他原本是真懒,也许他并不认为自己懒,而是真的学不利索,听老师和家长这一判断,他宁可保持原有成绩,也不敢用功。假如用功了,成绩没提上去,那就证明他是笨,而不是什么懒了。谁愿意承认自己的头脑不灵光或学习能力差?这个险可冒不起啊。因此,被评价为“懒”的孩子,一般总是乐得接受自己“懒”,很难提起干劲,做个勤快的人。

Z爸也总说小Z很懒,每次做语文阅读理解题,随便答一个词,有头无尾地搁在那里完事。Z爸说:“小Z就是懒,舍不得用字,十分吝惜笔墨,能用一个字最好,就不肯用两个字,别说用一个完整的句子了。”每次写作,他总是写不满五百字,但中考要求六百字以上,而且以初中生的写作水准,也该写篇幅较长、内涵较丰富的文章了,但他总是排列骨头一样,干巴巴地浅显地叙述一下,就交稿了。Z爸也说:“小Z就是懒,懒得多讲几句,能大致说清一件事就完事了,应付一下。”

练习阅读和写作一个多学期之后,小Z还是没起色,总保留在小学低年级的写作水平上,次次搜肠刮肚,写不出几句话来。有时,我们把写作的素材都讨论好了,他也是造不出几个句子来。这自然是生活中缺少观察和思考的缘故,看不见细节,无法细致描绘,也写不深刻,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但更重要的可能是家长评价造成的负作用。

家长既然说他“懒”,这在人的心理感觉上是相当“稳当”的。懒嘛,无关痛痒,有面子,还安全。倒是一旦下苦功克服了“懒”,那后果又如何?努力写,拼命写,万一还写不好,不是叫父母改变看法了么?这种潜意识,孩子察觉不到,但它很容易阻止孩子改变自己的状态。

我于是找Z爸探讨,建议他不再说孩子“懒”。事实上,据我长期观察,当小Z做阅读题时、写作时,他不是故意偷工减料,而是真不知道怎么做更好。因为理解不到位,表达不清楚,只好找个词或词组往上一搁,充当答案了;写细节很困难,描述不出来,只好三言两语对付一下。这种情况下,家长如果非要表态,倒不如直接说他做得不恰当,是因为没理解透,没掌握技巧,需要扎扎实实地学,把没搞懂的搞懂。孩子不仅能意识到自己实际上没学会,还能明白了方向,把不会的弄会。

正是因为许多家长动不动给孩子贴个“懒”的标签,使孩子始终认识不到自己的不足,总那么顽固地耗着,不肯突破。

作者原创,谢谢阅读!

家长们常常担忧孩子与什么样的同学、朋友为伍,生怕给人家带坏了。这种担忧不是没有道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拥有良师益友还是狐朋狗友,所受的影响肯定大不一样。可是他们总把眼睛锁定在孩子身上,却忘了看看自己正处于什么样的圈子之中。

我一朋友的女友们都忙于工作,无法静下心来倾听孩子说话,无法全心全意地陪孩子玩。有一次,她下班回家,上幼儿园的儿子拉她一起搭积木,她很不耐烦地说:“你自己玩吧!你玩的东西对我来讲一点趣味也没有!”儿子只好垂头丧气地走开了。当她兴味十足地向我描述儿子被拒绝的表情时,我很惊讶,对她说:“你跟孩子说,他玩的游戏无趣,太伤他的心了。”她也很惊讶,辩解道:“我已经对他够好了,朋友们总批评我把儿子宠坏了!”——晕哪。可见,我这朋友所处的圈子是个什么层次的圈子啊。孩子简直是个累赘,只是没办法摆脱,只好养着……身处这样的圈子,能给孩子优质的教育才怪呢。

大多数家长要积极得多,他们的耳边全是焦虑和攀比。他们彼此聚在一起,互相确认那个古老的愚蠢的循环逻辑:在起跑线上领跑,占有优质学前班与特长班,进入好小学,其次好中学,然后好大学、好工作、好婚姻,尔后才有好家庭、好子女……每天都在讨论考几分排几名,参加什么活动,进行什么比赛,获得什么奖项……学霸的家长纷纷献计,学渣的家长纷纷抱怨,整个圈子热闹得像个菜市场。这一类家长积极响应体制教育的要求,他们的孩子自然饱受应试的磨难。家长自己呢,一面感叹无奈,一面施压督促,大人孩子全身心被分数、名次牵动着,十几年里焦躁不安。

另一群家长把体制教育看破了,一味追寻西方教育的足迹,竭力模仿,亦步亦趋,恨不能立即把孩子输送出去,好跟国内体制教育没了瓜葛。他们拼命地参加这个讲座那个创想,一有空档就加入夏令营冬令营,一心扑向想像力与创造力的大开发,大力推行STEM学习法培训。所谓STEM,是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数学(Mathematics)四门学科的英文单词首字母缩写,强调打破理工类学科间的界限,强调批判思维,而非死记硬背;强调关注现实问题,而非公式练习……邀请一个又一个国际级学霸推广学习经验,打造最强大脑,朝乔布斯、扎克伯格等天才看齐。

这一圈子是不是比上一个好多了?至少,我认为这里头含有“教育”的元素。

不过,我的另一朋友持反对意见。她及一部分家长是武志红、李雪的铁杆粉丝,他们认为,中国父母连根都烂掉了,教育是围绕、支持和正善,而不是问题父母所做的,捆绑、控制和扭曲。成绩只是人生的一部分,书没认真读,考班上最后一名,没读大学,这些都不算个事;没有童心不会玩,才是人生最惨的事。心灵的健康,对自我对他人的接纳,做一个鲜活的、有生命力的人,才是人生的真谛。父母如果不给孩子真正的童年,不讲爱和自由,一上来就讲教育,孩子一教就死了。

于是,这极少数正治疗自身病态的父母极力推崇并执行无条件的爱。他们的孩子自然就轻松极了,尽情地玩耍,随心所欲地成长。这种育儿方式被称为“放养”。然而,放养又很容易滑向“放任”;无条件的爱又很容易变成“无原则的爱”,也就是他们所谓的真爱,往往又成了“溺爱”。

例如,有一次,我看见朋友家的孩子把纸卷当作线团玩,把它扔到地上,拼命地抽啊跑啊,看着满屋子白纸条,哈哈大笑。我跟他说,这纸是用来擦手的,不是用来玩的,往地上一滚,滚脏了就不能用了,收起来好不好?这孩子平时要什么给什么,百分之百满足,哪里乐意听我讲话。他妈妈觉得面上不好看,就把纸卷收到柜子里,他立即哇哇大哭。爷爷立即取出纸团还给他,并且指责儿媳吝啬那点纸干什么,这样玩还能玩多久,等将来长大了,就是要叫他玩他也不玩了……仔细想一想,这是真爱,还是溺爱呢?这样的小事在日常生活中一件又一件,举都举不完。

如果无条件的爱就是一味地满足,沟通也沟通不得,那孩子会长成什么样的人呢?可惜,这一圈子里的家长,又不认同这一点。他们觉得限制孩子,就是束缚,就是剥夺孩子的自由。一个从小得到充分满足的孩子,至少他不会变坏……可是,我们可以举出无数的例子证明,从小被溺爱的孩子,很容易变坏,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爱是什么,他们只以为别人关注他、满足他,是理所应当的。

以上四种圈子,大概是最常见的中国家长圈。好好想想,哪个圈子是我们可以放心融入的呢?家长们先不必顾虑孩子们需要什么圈子,还是先想想自己的圈子对不对劲吧。

作者原创,谢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