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我离开范德堡大学,从美国田纳西州租了个搬家用的黄色卡车一路开到加州定居。一路颠簸,而我心情却难得的平静,看着车后面装着我几大箱书和论文和书,我欣慰于自己过去几年的选择,尽管我成了大家眼中的“第三种人”——女博士。

几个要好的朋友总是习惯性帮我盘点过去三十几年的经历,说有些不可思议——一个从小逃课、“为难”老师、不服从学校命令的“坏学生”,考上大学也就罢了,竟然还读了个(数学)教育学博士,而且是到美国读的!

我现在从事的是自己非常热爱的青少年创新教育的事业,担任少年商学院北美教研总监。回望我的成长经历,以及这些年观察和亲历中美教育,我最大的一点感触,那就是发现孩子的兴趣,和培养批判性思维, 是我们应该教给孩子的最重要的一课,但很遗憾家校和家庭里一般都很少教。

▋妈妈向老师“投诉”说我太爱玩

我的小学是在天津读的。整个小学期间,我没少逃课。逃去哪儿?其中一个根据地是小学里的图书室,在一个小小的阁楼里,管理员是一个短头发的老太太,不怎么说话。我很喜欢古诗词,喜欢看小说,到三年级,我已经把琼瑶小说读的差不多了,然后我就开始读武侠小说,最爱金庸和古龙。

“我很忙”在今天俨然成了孩子们的口头禅,但我的小学,花在学习上的时间真不多。那会儿国内各种补习班、培训班已经开始火起来了,但我放学后,该野的,照样野。还记得一年冬天,北方嘛,基本都滴水成冰了,放学后,我和我的小伙伴抓紧时间完成作业后就跑出去玩,一直到天全黑才舍得回家。大院里的水井坏了,水唰唰唰地往外喷,我们穿着大衣、裹着围巾就去打水仗,都浸湿了。

后来连我妈妈都看不下去了。 有段时间,妈妈估计是看我总比同学早回家,回家后也不刷题,要么翘脚看书,要么满大院找小伙伴玩,还着急了,跑到学校和老师“告状”(或者说“求救”),希望老师“别放纵我”。结果怎么着?老师听了压根不信,直对我妈说,“不可能,如果她像您说的那么轻松,是不可能有现在这样的成绩的。”

▋中学时的叛逆终让我学会勇敢说“不”

再后来,我妈就不管我了,其实她也管不住。从小我的叛逆,让我更多是在跟着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走,否则我就说“不”。

当然就像老师的不以为然一样,亏得我的成绩一直都保持在上游。其实现在想想,可以说这中间当然有天赋的因素——确实有些人天生擅长考高分。但另外两点同样重要,一是找准学习方法无疑比一味投入学习时间要有效得多,换句话说,年级前10名和年级前100名,对孩子未来的影响并没有太大差距。

第二,保持一个放松的心态、做自己爱做的事情,未必一定和学习成绩是冲突的。实际上读杂书,不也是一种学习,甚至是激发学习兴趣的一个渠道吗?如果要往前进一个名次,就得牺牲一些看好书、找小伙伴尽情玩的乐趣,到底哪个才值,孩子和大人的评估标准是不同的,但大人就一定是正确的吗?

我无疑是幸运的,因为我没遇上过魔鬼老师,硬生生 的要求纪律,统一,从众。现在回想,青少年时候的叛逆大多源自对于学校教育方式的不认同,而不是无条件接受。当年遇到的每一个“放纵”过我们的好老师让人记忆深刻,非常感激他们当年的宽容和理解。

后来我到北京上了大学,我才意识到,对不合理的事情坚决说不,是需要提前练习的,很多在我看来是最正常不过的事,但他人看来却显得太过。

现在想想,善于说“不”的人,骨子里都有股武侠人物的“任性”。什么是任性?不被未知的将来、不为他人的期许绑架。

我在美国读博士的时候,有一件事情至今让我印象深刻,我的一位男同学,他总是给人一种很急的感觉,修学分、发论文,他总是很赶,后来我们就劝他,不用那么急,他却说,自己要赶在当年秋天毕业,才能赶上美国高校和企业的秋季招聘,“我抓紧时间毕了业,就能到大学应聘当教授,就能马上开始工作啦!如果我等到明年,那我不就lose了一年吗?”

这个答案简直让我们匪夷所思,一年的时间,怎么可能丢了呢?它只能是这样过,或者那样过,仅此而已啊。我是爬山、瑜伽发烧友,这两个运动,一个在户外,闹腾,一个在室内,内敛,不是我人格分裂,而是这两种都能逼着我腾出脑子,只关注当下的风景。其实教育也当如是,让孩子学会关注现在的体验,才能练习自主规划未来,才能谈喜欢、不喜欢,不然就只有应该、不应该。

但话说回来,美国大部人还是比较能自得其乐的,兴趣大过天。我观察下来,觉得和他们从小的成长环境有关,在这里,大人不会给孩子太大的压力,很少听说“别人家的孩子”这种说法,他们更多地被鼓励自主选择,而不是被动接受别人的设定,成长空间要大得多。

▋批判性思维可能是中国教育最缺乏的东西

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顾名思义就是反思、反向性的思维。敢于质疑,不轻易对一个事情下结论。批判性思维被普遍确立为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目标之一。但其实上了大学才让学生学习批判性思维,已经晚了。换句话说,中美教育最大的差异,在我看来是美国人从家庭到学校到社会,润物无声培养孩子批判性思维的环境和土壤。

我的博士专业是数学教育学。我曾在公开课和大家分享过中美数学教育的一些异同。从TIMSS 这个组织做的全球普查可以看到,2011年60多个国家四年级小学生的数学成绩调查,其中可以看出,美国孩子的平均分是541分,而其他比美国成绩还高的国家,基本上都是亚洲学生:新加坡、韩国、香港、台北和日本。

我们再来看这个图表,在这个图表里面,上面这个柱形图代表的,是他们的成绩,下面的柱形图,代表小朋友自己有没有信心,在将来从事科学研究。

家长应该想象一下,应该是成绩比较好的小朋友越有信心,对吗?可是我们看这两个柱形图却截然相反。我们最右边的这一列,这是美国的小朋友的信心指数非常高,但他们是数学成绩最低的这几个国家之一。

(TIMSS 组织在2011年调查60多个国家四年级学生的数学成绩,高的基本是亚洲学生)

(同一份调查里,“对于将来有没有信心从事科学研究”一项,美国小朋友排名最前)

如果一句话来回答这个矛盾,那就是美国的数学教育,旨在培养孩子的数学性思维,而不是算术水平。在这个过程中,最注重的两种能力,是批判性思维和调查研究的能力。

少年商学院的数学思维体验课里提到过一个很好的案例,如果去街上买报纸,A报亭是每份报纸打7折,B报亭是买 一送一,请问你应该选择哪个报亭?

话题刚抛出的时候,很多孩子选了B。因为买 一送一是打5折。而A是7折,相比较之下B更划算。但很快有一些同学选了A。有同学则问:买一送一是送同样的报纸吗?买两份同样的报纸是不是浪费?

当我们看到有孩子这样提问的时候,心里是特别欣慰的。最有意思的是,有小同学后来拿这个选题去考自己的父母,父母一般也选B,然后小同学抛出上述疑问,他的妈妈回答说:你小子现在学会“羞辱”大人了哈!虽是一种玩笑话,但是我们看到,不马上下结论,而是不同维度的思考、提问、质疑,这样的能力,真的是我们的文化和教育是缺乏的,也非常值得教育工作者去努力深耕的。

所以我们常说,都说美国的中小学数学教育很“弱”,我觉得说法是有偏颇的,我认可的一种说法是:美国给不热爱数学的学生最基础的数学教育,而给热爱数学的天才最高水平的数学教育。说白了,我们到底是想培养非常有自信,但一个学习不是最好的小孩,还是说我们想要一个学习特别棒,但是对自己将来能不能从事科学研究没有信心的学霸呢?

▋永远不要低估你的孩子的潜能

美国人也曾就“读书无用论”在互联网上展开过激情讨论。我非常认同一位名为Thaddeus的科幻小学作家在网上就此话题发表的一段言论。简单来说,他觉得这个话题本身是个伪命题,核心不在于是否接受教育,而是如何接受教育:

“你必须认识到,不是教育,而是批判性地分析信息的能力,使你具有潜在优势。现代化的工作人员不一定在教育上高人一筹(尽管他的老板可能相信学历,特别是名校学历),但是一定要有突破定式的思维能力,一定要有批判性的思维方式,一定要有能力对事实进行了解、评判、收集、查验,要使用直觉,与他人合作,善于谈判和辩论。”

我非常认同这段话。因为我发现现在有非常多的家长,给孩子报太多太多的培训班,兴趣班,而且 因为花了钱,就希望老师讲得越多越好,如果老师在某节课上做个游戏,就会被指责“缺少干货”“孩子吃不饱”,我觉得这是家长非常一厢情愿的事情,但却又是那么地普遍。所以就拿数学思维的培养,让我给孩子的兴趣学习一些建议的话,我大体有三句话抛砖引玉:

第一,对孩子人格的尊重,自信力的鼓励。这一点听起来很虚,但非常重要。美国小朋友,有他们特别的文化优势。首先就是他们比较重视的,是对人的培养。家长不急匆匆地帮孩子做决定。

第二,对孩子学科兴趣情景兴趣的引导。如果孩子对数学有兴趣,千万不要上来就去他报什么奥数什么的,而是去寻找一些真正激发数学思维的项目制学习小组,让他的兴趣潜滋暗长。这个项目也有可能不是数学类的,可能是编程类的,也可能是从建筑中发现数学规律的等等,让孩子忘掉数学、而数学又无处不在,他才能更上层楼并段位不断提高。

第三,学以致用。就像上面买报纸7折还是买 一送一划算一样。这是一个最基本的批判性思维的一个测试。实际上,行胜于言。上面我说到,美国人非常注重培养孩子调查研究的能力,很简单,你可以拿50份报纸,让孩子到街上做一做卖报实验。这并不难,难的是家长鼓励孩子这样去做。

是的,以前的社会竞争,是比谁更聪明,掌握的知识更多,知识面更广。今天的竞争,完全变了,因为信息爆炸,所以核心点变成了,孩子是否从小就会学会,在浩如烟海的信息中,去辨别真伪,去学会批判性思考,去找到正确或合理的方法,然后自己再去实践、验证,最后成为自己知识系统或是能力经验的一部分。

尽管说了这么多。但我还是要讲一句,一定要相信孩子的潜能。在少年商学院的日子里,我接触大量的中国家长和孩子,我们每天都被越来戴上多有创造力自信,和批判性思维以及热爱动手实践的孩子,和背后鼓励他们的家长所感动。任何事情都有一个过程,我相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何况此时此刻,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手拿火把的人。

点击按钮,一键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