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迷信名校

中关村二小对此事的申明,大家网上搜一下,我就不贴了。

我只是相信没有几个家长可以接受得了,因为声明背后是浓浓的教条,傲慢和冷漠。

二小说,“我校一直认真落实教育部……叉叉精神”,拿着上级文件,精神为自己撑腰。

二小说,“让校园霸凌事件回归学校”,听上去就像“让家暴回归家庭”一样愚昧而荒谬。

二小说,“对不实言论,保留通过法律途径维护学校声誉的权利”,用法律来恐吓关注者。

这就是要么有钱,买得起动辄十几万一平米的学区房;要么有权,拿得到省部级以上批条的家长们,挤破头才能把孩子送进去的北京屈指一数的名校写出的声明,以及,对“霸凌事件”的认知高度。

但老实说,我不太意外。

进入公立名校,对于家长来说,往往是一种又爱又恨的体验。

在家长群里,老师一旦发言,立刻引发家长排队送赞、表决心的轮番狂潮;

家长稍微表达与老师不同的理念,最客气的,就是冷淡告知“我们做老师的已经尽力了,你有能力就看着办吧”;

以及,学生作业,从来就是家长作业;家长资源被占用,是作为朝贡般的荣耀。

我绝对不全面否定名校,北京名校的教学研究成果和资源,绝对是无法比拟的,打开实验室的门,中科院的院士排队等待孩子们的提问,也只有在北京这样的地方才可以看到。

可是,教育资源严重的分配不公,最后导致的就是名校严重的官本位思想。体制再好,最终还是人治胜之,老师的优越感发展到极致,就是集权意识。

了解了这个背景,不难想出,为什么老师认为“垃圾盆子扣头只是孩子之间的一个玩笑”,在对孩子的心理关怀和人文平等的这条路上,名校根本就是蹒跚起步,任重道远。

基于这些事例活生生发生在我周围,我对名校的态度很平静,我不相信任何标签,也不仰望任何权威。

因为,我深知在任何一个维度上,无论是公立名校,还是国际名校,都只是来帮我一起培养孩子的外力,是孩子成长道路上的一部分,没有任何东西可以让我托付我的孩子,他终究只能被托付给我自己。

什么样的孩子容易被霸凌?

我不认为校园霸凌现象,完全是学校的问题,这也不是中国的独有现象,这是一个世界青少年成长过程普遍面临的问题。

2011年,美国约瑟夫森青少年研究报告,47%的孩子在过去一年以严重程度被欺负取笑嘲弄。

2015年6月,日本政府公布的青少年白皮书,近九成学生曾遭遇校园霸凌。

校园霸凌、留守儿童、流浪儿童,从大的层面来说,都是儿童保护体系的一部分,但遗憾的是,中国目前没有从体制层面形成儿童保护闭环。

在荷兰,孩子被霸凌,会有专业心理评估和疏导;在美国,有完善的联邦立法;在澳大利亚,反霸凌被写进教学大纲,每年三月第三个星期五,是国家命名的“反霸凌日”。

我写下这些,不是为了批判什么,因为我向来实用主义、现实主义——改变不了世界,就改变自己。改变不了时代,你只能让自己更加强大。

所以,看到这个新闻,我会去思考,我的孩子有没有可能被霸凌,我怎么预防,以及,如何处理。

什么样的孩子容易被凌霸?

什么样的孩子容易被霸凌?

我认为是——

那些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的孩子。

那些受到了伤害无法积极寻求解决办法的孩子。

那些看上去更加与众不同的孩子:超重或者过瘦,戴眼镜,转校生等等。

不受欢迎,没有朋友。与让人交流不畅快,普遍沟通却被认为是挑衅和对抗等。

以及,Parren和Hornung(2015)针对1107个7-9年级的瑞士学生的调查发现,男性霸凌受害者一般在家庭关系中,被保护过度;而女性受害者,则更多来自情感被虐的家庭。

这些数据只是说明霸凌受害的现象与一些相关因素的相关性,不能成为活该被霸凌的理由。受害孩子有时候也是“倒霉”,而施害者永远不可取。

施暴者往往被痛恨,殊不知,某个意义,他们同样也是受害者,也是教育失败的一个产物。

所谓施暴者,往往是成长过程中,没人教他们如何应对处理孩子之间的冲突,他们不知道如何对待自己情绪的宣泄,最终选择了暴力。

霸凌造成的伤害,从来不体现在肉体,因为肉体的伤害我们都可以看到,伤口终究会止血、结痂,被遗忘;但内心的被伤害,却是孩子一生都不一定可以逃脱的课题。

在知乎的提问里,很多人讲述了自己遭遇校园霸凌的感受。他们中,有的多次尝试自杀以求“解脱”,身上的刀疤上百道;有的带了菜刀,“放在课桌最深处”,无数次想象砍死霸凌者;还有人抑郁成疾,远赴海外。

有时候,校园比社会更加残酷,因为那是一群有破坏力却无容忍度的少年。

不要觉得影视剧里表现的校园霸凌,离我们的孩子很遥远。

成长是残酷的,每个孩子都是一座孤岛。

如何解决被凌霸的问题?

如果我的孩子遭遇了凌霸,我觉得我会这样处理。

第一,正面反对。

我觉得打回去是没有很大意义的,因为你不知道对方是一个人,一群人,甚至一个小帮派,如果一开始双方的力量对等,大概我的孩子就不会被霸凌,过分肢体反抗也许会导致事态失控。

我希望他情绪上,镇定回应对方,正面表达立场:“我不喜欢你们这样,我不接受!”

处理不是为了当英雄,首先是保护自己不受伤。

第二,绝不逃跑。

陪孩子去了解整件事来龙去脉,并鼓励他勇敢面对。

这件事背后的答案,不一定只与施暴者有关,去面对这个答案,也许意味着一个残酷事实:父母有没有失职?疏忽?孩子长期的心理问题是否健康,处理同学友谊的能力是否达标?但这是一个了解孩子的严重信号。

转学、24小时保护都没用,重点是,帮助她在哪里跌倒,在哪里站起来。否则,被霸凌的阴影会伴随终生。

第三,化敌为友。

以积极阳光的心态看到施暴者,相信这是一个可以解决的问题。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建立自己的朋友圈增强安全感,甚至把施暴者,拉到这个朋友圈里,打一个漂亮的反击战。

制止对方,只是守;温暖对方,却是攻。不要在孩子心里埋下怨恨种子,而是教会他怜悯和爱人,付出爱,才会收获爱。

但这个是一个创伤处理方式,我更希望做到的是,让孩子不要经历这些创伤。

当孩子3岁以后,父母就进入了高压状态。我们开始殚精竭虑地寻求社会资源,赚钱,买学区房,为孩子进入名幼儿园,名小学,名中学和名大学,奔波劳苦。

我们更多思考的是——如何可以讨好老师,让他多给我的孩子一点特殊关照?如何找最好的辅导班,让孩子考级之路顺畅?如何判断社会趋势,给孩子选一个更好的专业?

但是,我们是否还记得去了解——

孩子最好的朋友是哪个,他们平时怎么互动?

他最近痛苦吗、快乐吗?是因为一本书,一场考试还是一个人?

有没有足够时间陪伴他到户外,接受自然的滋养和照耀?

我喜欢女作者谢可慧的一句话——对于孩子,不伤害人,是一种教养;但不被伤害,却是一种气场。

这种气场,来源于极其稳定的安全感,对事情本能的自我解决的能力,和联接外界的勇气。

作为家长,你给够了孩子没有?

我们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但多少父母的陪伴,只是一边处理工作,对着电脑,刷着手机,心不在焉地无奈行为。

陪伴的意义是,时刻与孩子的精神世界发生深刻联结,对于每一种变化,都了然于心,有共情的痛和乐。让孩子,因为这份稳定自然而然产生的信心——不管发生什么事,我有力量解决。

凌霸事件并非不可避免,并不是每个孩子都会遇到。

但成长本身,其实兵荒马乱,危机四伏,陪孩子怎么走过,是父母一生的课题。

没有任何问题,是深度陪伴不能解决的。孩子所有问题的解决,钥匙终究在父母的手上。

愿我们真的可以意识到这种责任和分量。

点击按钮,一键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