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介绍

日前,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就审理了这样一起案件:一起带孩子的奶奶和外婆,因为生活习惯和带孩子的方式不同,产生了种种摩擦,奶奶一怒之下,竟将孩子的外婆杀害在家里。

虽然这只是老人带娃的极端事件,但是也不得不引起我们的警醒,老人带孩子已经不仅仅是孩子教育问题,还演变成了社会问题。

当你因为诸如工作忙,老人一定要带娃等原因,把孩子托付给父母照料的时候,你确定你能接受父母带出的娃吗?

问答内容

1  出于什么原因,你会把娃交给老人带的?

首先第一个当然是没时间了。我平时要讲课,写东西。虽然不上班,但是也没时间每天陪着孩子。但是深挖,其实也有其他的原因。

比如第二个原因就是我对爸妈的信任。我知道他们的育儿方式,在我一个P.E.T.(父母效能训练)讲师来看,虽然很多都是所谓错误的做法。但是他们用这种方式教出来的我,也没坏到那里去,而且我觉得还挺不错呢(害羞脸)。所以,我相信他们的爱,配合我的技术,一定能让娃基本健康成长。

第三个,占比不大,但是显而易见,和外孙一起玩耍,也丰富了他们的老年生活。我看到两个老人像孩子一样唱起童年的歌谣,和孩子一起玩作一团的时候,他们皱纹里面的光彩,我知道,他们也是享受其中的。

当然了,不能以此为借口,让老人太辛苦,毕竟是6,70岁的人了。经常要给他们放假,提供点旅行,按摩之类的福利,不是为了“激励员工”,而是发自内心的感恩。

如果“带娃”也是一份工作,如果让父母从这个工作里感觉到的辛苦大于享受,那就是不孝顺了。

2 老人带娃有利有弊,如何做才能扬长避短?

说到弊,可以说我是非常清楚的,我经常白天给家长讲课,告诉他们不应该怎么做,比如不要用权威,不要过度表扬,不要打扰孩子注意力,然后晚上回家就看到一幕幕错误示范在眼前上演。以前是觉得很折磨,现在能做到熟视无睹了。

因为我知道,这些虽然不好,但是也没什么大不了,因为有妈在。

怎么做才能扬长?

我们的接纳和信任就是扬长。

“长”是什么呢,老人带孩子的“长”,一定不是技术,不是体力,而是爱,细心,耐心。

如果我们经常表达不满,老人通常并不会改正(这点大家都有同感吧),反而有抱怨。导致我们关系变差,他们对孩子的那些爱和耐心,一定会受影响。

退一步书,即使他们想听我们的新教育理念,他们真的想改,6,70年的人生了,杯子满了,学新东西是很难的。这时候逼着他们掌握新的技术,他们会很紧张,畏手畏脚,焦虑,在跟孩子沟通的时候,反而会不知所措,欲言又止,家长焦虑了,孩子也跟着焦虑,反而对“扬长”效果不好。

当然,有些实在忍不了的育儿方式,还是要管,这时有几个原则。

第一,    不要当时说。

比如老人给孩子吃一个糖,你当时说,“妈,你别给他吃这个!”

孩子可能马上说:“我就要吃!”

这时,老人伸出的拿着糖的手,就不知道怎么办了。很尴尬,会觉得不被尊重。

如果当时你逼着老人把东西收回去了,孩子一阵哭闹,我们再加几句类似“给您说了多少遍了,不能给孩子吃这个糖,都是香精……”老人当着孩子被教训,一定觉得很没面子。

为了挽回面子,你猜,下次你不在的时候,老人会不会偷偷给孩子吃这个糖?

于是孩子就学会了撒谎。

所以,除非非常不能接受的,否则不要当面说,选在自己和老人都心情好的时候说,对方更容易接受。

第二,    除了指责,你还对家里老人说别的话么?

老人不是保姆,尽心尽力,而且还自觉自愿自己贴钱。如果这是一份工作,他们想要的工资就是——尊重,感谢。因为他们付出的是情,所以也希望我们领情。

所以,除了指出他们育儿的错误,我们同事也要肯定他们其他的优点。及时表达感谢,让老人心情好,对孩子好,也更容易听进去意见。

第三,    人最容易接受一个观点的时候,一定是心情舒畅的时候。多多利用全家活动的快乐时光,没有针对性的表达育儿理念。对电视情节,隔壁老王的育儿法,表达自己的观点,让他们了解我们的想法,潜移默化。

第四,    沟通的时候:真诚,不指责。

说我们认为老人这么做会有的担心,和具体的影响。而不是类似“你这么做就不对,你老这样”等等上升到人的指责,这样很容易引起防卫。

当然具体的表达方式,还是建议大家学习P.E.T.,了解正确的沟通方式

3 你会给老人报名参加育儿培训班吗?有必要吗?

虽然我自己就是父母效能训练的讲师,亲子作家。但是我们家,我父母和我老公,都不听我的课,也不看我的书。

那怎么办?一开始我是很沮丧的,各种推销,结果发现反而引发抗拒。

后来我想通了:课是我讲的,书是我写的,我一个大活人天天在家里,难道还需要他们上课,看书么。我有本事,自己演示给他们看啊。言传身教,榜样的力量是最有效的。

比如,孩子哭了,别人搞不定,就我搞的定,他们也很苦恼啊,我爸老想抱我儿子,孩子就是不跟他,因为他总是用权威,但是孩子跟我感情很好,每天说八遍“妈妈我爱你”,跟姥姥姥爷都不说,他们很羡慕我和孩子的亲密。

那怎么办?

看我怎么做,跟我学啊。比上课有用的多。

所以,把自己做好,做成榜样和老师,比什么都强。

当然,我的课上也会有老人,女儿看妈妈的育儿方法觉得不合适,让老人来上,老人学的特别好,跟女儿关系变得特好,结束之后,回家成为“带娃”项目的领导,指导其他家庭成员,也很有成就感。

学了更好的沟通方法,家里气氛更好了。过母亲节的时候,女儿还送一个超声刀美容,老太太特别高兴,对家庭是很好的关系促进。

当然,一定要老人自愿才可以,不要强迫。

4 老人带出的娃,有哪些比较明显的好习惯和坏习惯?你怎么去改善这些已经养成的坏习惯?

坏习惯?每个老人不一样,很难说。就我家而言,应该是使用权威,过度表扬,喂饭,等等。

但是因为我的存在,孩子不会被长期这样对待,所以并不会养成一个习惯,孩子会学会与不同的人相处是,采取不同的策略。

比如老抱,姥爷老抱,那就抱着,我和他爸从来不抱,小树从超市出来还帮我拿东西呢。他知道和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方式相处,也很好啊。对他是情商高的体现。

比如我妈妈会过度表扬,经常说“你太棒了!”,那没关系,我按正确方式做就好了,老人不是孩子的全部,亲妈亲爸才是影响力最大的人。

我们要做的,

不是去改正老人养成的坏习惯,

而是去给孩子养成好习惯。

比如很多家庭都头疼的老人追着喂饭的问题,我也不希望这样,但是我妈不听。那我就想,孩子不会吃饭,难道6岁,10岁还不会吃饭么?上小学了还不会自己吃饭,同学会笑话他,你再怎么喂他都不要吃的。所以,孩子早晚会学会自己吃饭。那这就不是严重的问题。

孩子到了幼儿园,有那个环境,所有小朋友都自己吃,自然就会了。在家没有这个环境,逼着他自己吃,全家可能要先打一架,我觉得没必要。

至于老喂饭,是不是会影响孩子的独立能力?

我认为不会,因为孩子的独立能力在其他方面可以培养。比如前面说的,我们带他出去从来不抱,他带了玩具和滑板车出去,都要自己拿回来。自己背着小书包。去超市买了吃的,自己拿。

有些家庭老人带孩子时间比较差,爸妈周末才能见到。

建议爸爸或者妈妈每天回家,给孩子一个“一对一”时间,只要15-20分钟就可以。对孩子全身心的陪伴,允许孩子做任何事,有一个力量的颠倒。孩子就有机会发泄累积的情绪,感受到妈妈和爸爸的爱。

总的来说,最好能给老人更多的接纳,因为这就是两害相权取其轻。

如果我们一边嫌弃老人的缺点,一边有依靠老人给我们带孩子,这其实是很拧巴的状态,

而这个拧巴,是一定会体现在家庭中,最终体现在孩子身上的。

有可能是代表不同育儿观的家长在孩子面前争宠,或者上升到吵架,家庭气氛不好,反而有负面影响。

点击按钮,一键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