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树两岁一个月。

出去遛弯,在沙坑前捡到一个羽毛球,很喜欢,一直拿在手里。

我说,“这是别的小朋友留在这里的,你可以玩一会,但是小朋友来了就要还给他。”

小树不乐意了,皱起眉头说:“树,拿!家!”

简洁明了的三个字,主,谓,宾齐整,中心思想明确:

我要拿回家!

小树皱着眉头,哼哼唧唧,显然已经有了情绪。

我开始积极倾听(文末有名词解释):

“小树很喜欢这个羽毛球,想拿回家。”

“恩,姥爷,打!”

“奥,小树想和姥爷打羽毛球,小树和姥爷玩羽毛球很开心!”

“拿!家!”

积极倾听暂停,我开始换挡:

“妈妈知道小树想把这个羽毛球拿回家,和姥爷一起玩,小树很喜欢这个羽毛球。

可是,这个是别人落在这里的,不是咱们家的玩具。如果拿走了,别的小朋友回来找不到,该着急了,妈妈也会很担心。”

“哇……!”,小树开始哭。边哭边拿着羽毛球往家的方向走。

一个“我信息”,又捅了马蜂窝,进入到倾听模式吧:

“小树很想把这个羽毛球拿回家,和姥爷一起玩。特别想拿,妈妈知道。”

“拿……家……”

小树收敛了大哭,语言简练表情单调,就是持续的皱着眉头哼唧。

我稳定了一下自己蹲在地上的身体和心,准备打一场持久战了。

“小树很想把这个羽毛球拿回家,可是妈妈不让拿,小树好难过啊!太想拿了!”

“恩,拿……家……”

仿佛开始进入死循环了,我看着近在咫尺的滑梯等儿童设施,内心弹幕大爆发:

“难道今天的活动时间就要在一个羽毛球上消耗掉了么?滑梯哪里好不容易现在没有人挤着,赶快去玩啊!”

“别的什么都干不了了!就这么两句话来回叨唠。”

“好烦啊,能不能有点新鲜感!”

当然,同时,我也深深庆幸,现在在处理这个局面的人是我。

我不会命令孩子放下,也不会一把抢过羽毛球。那样可能导致的是强烈的大哭和孩子大哭引发的大人的厌烦,为了让孩子停止大哭,大人们常用的方法是:

命令:

“别哭了,不许再哭了!”

转移注意力:

“去玩滑梯吧,小朋友都在玩滑梯呢,快去呀!”

批评:

“不能拿别人的东西,你怎么这么不听话啊!”

有用么?

显然没用。除了“积极倾听”,我见过的所有方法都会引发孩子更大的哭声,而家长会因为黔驴技穷引发更大的情绪。

虽然知道自己在用的方法是对的,不过对于事情的走向还是心怀担忧:

羽毛球被小树很珍惜的拿在手里,我不想去抢。最后结局会怎么样?我也不知道。

难道一直蹲在这里陪他“死循环”?我腿都酸了。当然因为心里踏实不焦虑,所以坦然平静,声音语调表情都很柔和。

“树!拿!家!”“小树很想….妈妈不让…小树伤心…可是…”

六七分钟之后,小树泪眼涟涟的看了看自己手里的羽毛球,居然,恋恋不舍的——

放下了!

那一刻我真的惊呆了。

对于一个两岁的孩子来说,靠理智和意志力,放下一个喜欢的玩具,真的太难了!

我在心里给小树点赞,但是依然没忘用“肯定性我信息”传达自己的喜悦,而不是脱口而出小树你太棒了。

“小树把羽毛球放下了,这样别的小朋友来找的时候就能找到了,他一定会很开心,妈妈也很开心。”

小树把所有的情绪都发泄出来,并且被接纳,没有被“别哭了,哭不是好孩子,你怎么那么不懂事,别人的东西不能拿,你不知道么?”等标签批评和评价,所以当他能够接受“别人的玩具不能拿回家”这个事实,把羽毛球放在沙坑旁边之后,头也没回,拉着我的手,径直往家走去。

我无限感动,屁颠屁颠的跟着他坚定的脚步。

心里在拥吻P.E.T.(父母效能训练)的创始人戈登博士。

我好爱有了P.E.T.之后的生活。

它让我时刻充满爱,平静,无需使用暴力和权威,不伤害亲子关系的,做一个让自己满意的妈妈。

名词解释:

P.E.T.由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白宫儿童顾问托马斯戈登博士创立的父母课程,1997.1998.1999年,三次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提名,表彰这套理念在人际沟通上的贡献。迄今已经在50多个国家推广了53年。

积极倾听:

人本主义心理学上,对于处在情绪中的人,通过表达“接纳,同理,真诚”,从而帮助对方发泄情绪,自己解决问题,促进亲子关系的方法。

我信息:

不批评,不评价,不指责,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让对方理解自己,配合自己解决问题的方式

换挡:

当孩子情绪高涨时,进行积极倾听。

当孩子情绪温度下降时,发送“我信息”。

反复沟通。

点击按钮,一键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