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P.E.T.课程中,有一些互动环节,需要我们谈到自己的感受,比如:

孩子的某些行为让你“感觉”是什么?
或者,看到这张图片会让你有什么“感受”。
有一个爸爸在第一天结束的时候反馈说:“您就告诉我怎么教育孩子就行了,别老让我说‘感受’,我觉得婆婆妈妈的”。

这位爸爸说的话,特别有代表性。中国人,尤其是中国男人,特别不愿意(其实是不擅长)谈感受。

外国电影里面男女主人公在每天起床后睡觉前,比咳嗽还容易的吐出的那句“我爱你”,对很多中国家庭来说,是比LV还难拥有的奢侈品。

即使是在日常生活中,你花了一个小时,花枝招展的打扮好站在老公面前,问他“怎么样”,他可能要磨蹭五分钟,才给出一句便秘一样的“……挺好”。

想知道他们的感受,是件很难的事,仿佛这方便面他们天生欠费。如果我们的感受是72色水彩笔,他们的就是3原色。


然而,每个人都并非天生如此。

在我们小的时候,都是通过感受,而不是头脑,去跟这个世界沟通的。无论遇到什么情绪,我们都本能的直接表达出来。

家里来了客人,我们非常兴奋,会大叫大笑;玩游戏摔倒,我们很疼,就会大声哭;看到陌生人走过来,我们会紧紧的抱住妈妈的大腿,因为害怕。

这时候,家里人会怎么给我们反馈呢?

家里来了客人我们大叫大笑的时候,很多妈妈会说:“瞧把你疯的!你别人来疯了,老实呆着,别让人笑话。”
摔倒很疼大哭的时候,也许又会听到“男孩子不能那么娇气,有什么可哭的,还不赶快爬起来!”
看到陌生人抱紧妈妈大腿的时候,也许会被用力把手掰开,“宝宝不怕,这是妈妈的同事,快叫阿姨好!哎你别躲啊,你怎么这么没礼貌。”

当我们表达出来的感受,不仅不被理解,不被看到,而且被否定,被打压,被批评为“不能,不该,不可以”的时候。

我们渐渐的,就不再去表达感受。我们会提前于父母的否定和打压,先对自己作出“不能,不该,不可以”的评价。

因为这些,都不是一个“好孩子”该做的事。

只带着感觉“三原色”长大,人生仿佛也没有什么不妥。只是虽然自己一直在用头脑作出“应该”的选择,却仿佛没有感受到与之相对应的“应该”的幸福。

2

人的大脑的功能,分为意识,和潜意识。

意识,就是我们用脑去思考,学习,逻辑分析和判断推理。

潜意识,就是我们发自内心的感受,和需求。它虽然看不见摸不着,却一直在不知不觉中控制着我们的言语行动。

意识通过大脑来工作,潜意识通过心灵和身体来工作。

意识就是负责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做的部分。而潜意识是我“想要什么”。

当我们头脑里知道自己在减肥,不该吃高热量食物,而身体和心里却发疯的想吃一块芝士蛋糕的时候,就是意识和潜意识在吵架。通常谁会赢?


“等蛋糕吃完了,我再回答你。”意识的功能,占大脑的5%左右,而潜意识,占95%。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通常会先把蛋糕吃掉,然后开始后悔和自责。

我们以为“我是这么想的,所以我这么做”,其实,是“我想这么做,所以给它找些理由”。

冰山,是常见的用于形容意识和潜意识的例子。

露出海面肉眼可见的是我们的显意识,而海面下体积巨大却不为所知的部分,是潜意识。

泰坦尼克号就是因为没有探知它的存在,所以从爱情片变成了灾难片。


3

如何跟自己的潜意识沟通呢?
感受,就是潜意识的语言。仔细体会,现在你的感受是什么,那正是潜意识在跟你说的话。

对孩子来说,同样如此。

当你对孩子无数次重复“你该写作业了”,而孩子还没有写的时候,他的意识就像你知道自己该减肥一样,知道该做什么。但是他的潜意识,在说不。所以这时候我们再多更多遍,更大声的“快点写作业”,也不会有太好的效果。

当然,不过话说回来,潜意识不只表现为阻碍你实现既定目标的东西,比如干扰你的减肥大计和孩子写作业,它同样也可帮我们实现潜能。

比如一个孩子对音乐非常感兴趣,一听音乐就入迷,家长即使认为影响学业尽力阻止,也不能让他离开音乐,一有机会就去学习,最终成为音乐人。

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这正是潜意识对我们的引导。

所谓天才,正是追随了自己潜意识给出的暗示,用俗话说,就是“跟着感觉走”。人类所有不快乐的根本原因,都来自意识和潜意识的矛盾。


所以我们要学会跟自己的潜意识沟通,看到它,理解它。对孩子来说,尤其如此。

我们都希望孩子长大幸福。而幸福本身就是一种感受,和所有外部条件都没有关系。

就像你无法让塑料人感觉到幸福。如果没有感受到幸福,就永远不会幸福。反过来说,当我们能提升自己感知幸福的能力,“感到”更多幸福的那一刻起,我们就身处幸福之中了。

当孩子能更好的了解自己的感受,他就有机会知道自己的内在发生了什么,从而找到原因,更好的和自己相处。

当孩子能了解到别人的感受,就能够更好地理解和体谅别人,从而更好的和别人相处。

和自己好好相处,和别人也好好相处,这就是幸福的人生。

如何让孩子了解自己的感受?
当孩子有情绪的时候,别着急跟他讲道理,或者否定他的感受。试着感受到他的感受,看到他的情绪。

比如,在超市,孩子想要一个玩具,你拒绝了他。孩子开始大哭。而你觉得非常没有面子,又很生气孩子耽误了你的时间。

在发脾气之前,先感受一下,他很想要这个玩具,但是最终没办法得到的那种遗憾,失望,委屈。看到它,体会它。然后反馈给孩子:

“你很想要这个玩具,妈妈不给你买,你觉得很失望。你真的太想要了,没能拿到这个玩具简直有点生气了。”

由此,孩子得以分辨,这种让人难受的感觉,叫做“失望”,或者“生气”。而当他的情绪被看到的时候,也会像河水找到出口,慢慢平息下来。


事实上,这种看到对方的情绪,并且给予反馈的方法,是人本主义心理学中,临床心理咨询的方式。以这样的方式被接纳,被回应的来访者,会得到很大的支持和慰藉,并且最终得到力量,去解决自己的问题。

如果我们能用这样的方法,去抚慰孩子的一个个小小的“创伤”,当孩子感受到有人理解,接纳,就有力量去面对自己的问题。孩子需要的不是安慰,不是道理,只是别人能理解自己的感受。

如果小时候的情绪累积,没有被看到,没有得到合理的发泄,会卡在那里,一直积压下来。虽然表面上看不出来,但是以后遇到类似的事情,情绪按钮会被触动,引起大爆发。

所以有时候我们会看到,两个成人之间一点点小的争执,可能突然引发了一场情感大爆炸。吵了几句嘴之后,对方居然崩溃了。其实,正是借着这个机会,去发泄自己以前累积的情绪。

而情绪累积的时间长了,没机会得到发泄的话,就会内化,就形成所谓的性格。

性格决定命运,也会影响到我们的身体健康。

如何让孩子了解别人的感受?
我们,就是孩子最大的“别人”。

当孩子做了让我们不能接纳的事情的时候,别着急跟他讲道理,或者否定他的需求。试着告诉他我们的感受,让他看到我们的情绪。

还是玩具的例子,试试不用发脾气的方法,而是告诉孩子,“家里已经有了两个一样的玩具汽车,如果再买一个,妈妈觉得浪费,会好心疼。而宝宝在超市里面大哭,妈妈觉得有点尴尬,而且如果我们一直不肯离开这里,就没办法及时回家做饭,妈妈非常着急。”

当孩子真切的知道你的感受是“心疼”,“尴尬”,以及“着急”,知道你不开心的真正原因并不是“你是个坏孩子”的时候,他会更加愿意配合妈妈。因为每个孩子,都希望给别人带来快乐。


说了很多对别人怎么做,其实要想做到这些,最重要的,是跟自己的身体连结,能敏锐的看到自己的感受,并且不压抑,不否定,接纳自己的感受。

说回到文章开始提到的那位父亲,他在工作坊上慢慢练习打开自己,倾听自己的感受之后。又一次课上,他说这周出差了几天,回家之后,儿子扑到他身上,告诉他“爸爸我好想你”。那一瞬间,他说自己很感动。

是的,只有感受,会让我们感动。因为感受来自于心。

点击按钮,一键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