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搜索

你知道吗?我们周围的一切,都与数学息息相关。

如果数与孩子们建立了联系,可以帮助孩子理解和思考世界的许多方面。所以,当我们帮助孩子成功培养了数学思维,将数学与他在学校里所学的数学联系起来时,不仅仅是提升了孩子对数学这门学科的技巧,更是丰富了他们的整体的学习和发展。

那么,如何在生活中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

让孩子创造性地思考

所有的东西都可以和数学有联系,数学也可以和所有的东西联系起来。例如,跳跃、行军步和爬楼梯都是练习数数的方法。

当孩子们认识图画,玩组合形状时,他们不仅在学习几何学,而且还可能在尝试了解视觉艺术、建筑学和科学。当孩子们读故事的时候,他们会用“眼睛大如碟子”或“巨魔在桥下”这样的短语来描述场景和人物的精神画面。

所有这些都是“空间”的概念,它们实际上塑造了我们对世界的看法,几乎所有的思维中我们都需要使用空间概念。孩子们长大以后将会利用空间观念来思考通讯网络,分子的结构,地理,等等。

事实上,空间思维也是儿童早期认知发展的基础。有研究表明,通过玩组合形状的玩具或者模具,两到三年后能提高孩子们的数学成绩。

所有的思考都涉及数学,听起来似乎有些夸张,但却是事实。所有的思考都可以归结为逻辑和数学的一个分支,这是人类思维过程中的一个关键部分。尽管逻辑似乎对幼儿学习使用数学来说是最抽象、最不可能的领域,但研究人员发现,所有儿童从小就有使用逻辑的现象。

例如,3岁的卢克(Luke)就展示了早期问题解决能力的一个明显例子:当他看着父亲在货车下面寻找掉下来的洗衣机并且失败时,卢克说: “你为什么不把车开回去所以你可以找到它?”卢克比他父亲更善于运用手段分析!

小孩子其实表现出了惊人的创造性思考能力。家长要鼓励你的孩子按照自己的步调思考问题,而不是“催促”他或教他如何解决问题,这是满足他创造性智力活动需求的一个极好的方法。

如果我们提出问题,并鼓励孩子用他们自己的方式来解决,我们会帮助孩子把他们非正式的知识和他们以后要学的更正式的校内数学联系起来。

每天帮助孩子建立与数学的联系

帮助你的孩子把她对事物的理解与数学联系起来。换句话说, 她的“直觉思想”可以成为数学。

幼儿通过交谈、阅读、写作、画画和玩耍来表达自己的想法。这些和数学又什么关系?关系可大着呢!

例如,一些常见的故事与数学就有着深刻的联系。《三只坏脾气的小山羊》的故事里在标题里就包含一个数字。为了理解这个故事, 一个孩子还需要了解排序的概念 (小、中、大),来往通信 (在山羊的大小和声音之间),关系 (山羊越大,他的蹄子越响亮),模式 (重复对话)等等。

大多数故事都依赖于逻辑的构想, 如人物的分类和情节发生的条件。为了帮助你的孩子通过阅读来连接她的想法,家长可以鼓励她仔细看这本书,然后与他们讨论对这本书意义的看法,注意到作者和插画。

接下来,家长可以适当地用一种戏剧和幽默的感觉朗读这本书, 此时并不与孩子讨论或研究书的内容。朗读时可以坐着, 以便孩子能看到插图。在家长朗读完之后, 可以帮孩子把故事和他们自己的一些经历联系起来。问一些开放性的问题, 并指出新的汇词。

然后,通过重新阅读部分内容并开展相关活动,发展相关的数学思想。在一些书中, 数学是很明显的。例如《非常饥饿的毛毛虫》。但大多数儿童书籍绘本, 数学可能并不那么明显。这时就要家长用心去挖掘联系了。

例如罗伯特. 麦克洛斯基的《萨尔的蓝莓》,当萨尔把蓝莓扔进她的桶里,家长可以通过向孩子展示一个 "桶和蓝莓" (如找一个罐子和弹珠)来建立联系。 邀请孩子要闭上眼睛,听你扔了多少个弹珠在罐子里。

以下是帮助孩子通过日常活动建立数学联系的小建议:

1. 提供积木和开放材料。标准木块和乐高鼓励孩子们建造建筑,学习并组合形状,比较大小和计数。使用不那么结构化的材料,如粘土、沙子和水可以帮助儿童发展测量概念的基础。鼓励您的孩子使用积木和玩具来表达他谈论的场景,例如“这三辆车是在去奶奶家的路上看到的。”

这个时候你还可以问孩子,如果他在去奶奶家的路上有三辆车,在去工厂的高速公路上有两辆卡车,那么他们总共有多少辆车。孩子们也经常比较他们的街区建筑。问:“你怎么知道你的房子比我的高?”他们也自然地创造对称的设计和建筑。他们会注意到这种对称性,而且如果你和他们讨论,他们会更有意地做更多的事情。

2. 增加孩子的计数意向。如果你的孩子在运动,也许是上楼,帮助她数台阶或让她爬某一个数字。鼓励她单脚跳7次。可以跟孩子玩游戏,如跳房子,创造使用数字的环境。如问孩子数数你能跳绳多少次而不停止?别忘了跳远:“跳得最远的是什么?”“你怎么还记得自己跳了多远?”

3. 一切都可以计算和数数。 篮子里有几个苹果?你看见窗外有多少棵树?在吃零食和吃饭的时候还可以让孩子数出食物。邀请你的孩子为每个家庭成员准备足够的零食或杯子,因为这能帮助他看到这个数字的真正含义。把吸管和杯子和盘子搭配起来,就形成了一对一的对应关系的概念。数一数房子周围的窗户或椅子的数量——几乎是你的孩子感兴趣的所有东西,他都能数出来。

今年3月15日,教育界接到号称史上最严教育培训禁令。其中禁奥赛引起不少争议。禁奥赛真的能帮助我们减负吗?

看得见的奥数竞赛,取消很容易,只需一纸禁令。但父母内心的“教育军备竞赛“冲动要平息,却困难的多。竞争遴选机制取消后,没有了竞争的小鞭子,大家是否就会回归初心,真正关心孩子的数学思维基础培养呢?难说!

毕竟,从我们的文化看,数学长久以来,除了考试并无它用。考试没了,数学还能被大家重视么?有人怪罪于应试制度,但是从更深的视角去看,归根结底,是在于我们对数学的文化意象,始终停留在神坛文化之上——敬畏有加,累觉不爱。

那么,这样的数学的神坛文化,究竟是怎么产生的?减负以后,我们又该如何更新对数学教育的认识?就是今天我想要和大家分享的。

神话之始——数学神教

穿越回到公元前五世纪的希腊,看一下令人神往的数学神话时代。那时有一个人,名叫毕达哥拉斯,他创造了一门数学宗教,叫毕达哥拉斯学派。

这个神秘社团在当时的意大利南部,社团里有男有女,地位平等,财产公有,组织纪律严密,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我们可以称之为“数学神教”。

这样个神秘组织可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宗教”。毕氏要求,每个学员都要在数学学术上达到一定的水平(相当于数学系博士以上学历),加入组织要经历一系列神秘的仪式,通过每天一次的严格反省,用科学和音乐净化灵魂,用体育和医药净化肉体,进行心灵的净化,同时还要接受长期的训练和考核。(考试不及格就要开除,没有补考,十分硬核。)

除此之外,该团体还有相当严格的戒律规范,清单如下:

1.禁食豆子。

2.东西落下了,不要用手拣起来。

3.不要去碰白公鸡。

4.不要擘开面包。

5.不要迈过门闩。

6.不要用铁拨火。

7.不要吃整个的面包。

8.不要招花环。

9.不要坐在斗上。

10.不要吃心。

11.不要在大路上行走。

12.房里不许有燕子。

13.锅从火上拿下来的时候,不要把锅的印迹留在灰上,而要把它抹掉。

14.不要在光亮的旁边照镜子。

15.当你脱下睡衣的时候,要把它卷起,把身上的印迹摩平。

不知道大家作何感想,反正我第一眼看到这“十五信条”,第一反应是“珍爱生命,远离数学。”

讲真,毕氏在人类对数学的探索上,做出了无可比拟的贡献。但是毕达哥拉斯学派对数学的态度上,以现代的观点来看,不忍直视。

他们相信依靠数学可使灵魂升华,数学与上帝融为一体,“万物皆数”,“数是万物的本质”,是“存在由之构成的原则”,上帝通过数来统治宇宙世界,并且世界上只有整数和分数。这就是毕达哥拉斯学派,也是人类探索数学初期的光景。

但正如所有经典故事中常有的剧情,不久之后,不幸的事情发生了。

毕达哥拉斯的弟子希帕索斯发现了一个令人恐惧和震惊的事情——无限不循环小数,也就是√2。

无理数的出现引起来学派内的恐慌,据说毕达哥拉斯当时严守发现根号2的秘密,并把它视为“怪数”(既不是整数又不是分数),是邪恶的。而希帕索斯由于无意中泄漏了这个怪数的发现,最后被学派审判,投入了大海处决,亵渎“数学上帝”者必须死。

毕氏在数学上的成就无疑是伟大的,但他创造的那一个数学神教,成为了当时数学发展的障碍,这次事件被称为数学史上第一次数学危机。

然而实际上,它是数学大发展的一个契机。直至今日,每一个初中的孩子,都知道根号2的是怎么回事。

反观现在的数学教育文化,虽然没有了“十五信条”,但这种神坛式的原始数学观念,依然若隐若现地飘荡在我们的心头。我们始终认为,数学是聪明人的游戏,数学是深奥难明的,我们心中的数学是神明的语言,是客观真理。

我们拿数学来测试人的智商,用数学来为人区隔三六九等,我们把数学放在高高的神坛之上,却不曾给普通人攀登的天梯。我们向它顶礼膜拜,用“做题”作为敬拜的祭物,以每个人的成绩来显明数学的高不可攀。

久而久之,我们既对数学敬而远之,又觉得高不可攀,两种矛盾的心理同时存在。而真正理解数学,亲近数学,热爱数学的人少之又少,或许源头就在于此。

但其实,从本质上讲,数学并不是客观真理。数学是形式科学,更人文科学,是由人创造的世界观察工具,是人的智慧,这一点是文化上常常被大家所忽略的。

神话裂缝——宇宙真理?

讲这个话题,或许有读者会有疑问,纵观数学在人类文明史上的地位,对科学的推进,难道不能说明数学就是客观真理吗?数学不以人的主观意识而左右,所以它是客观的。甚至会有人认为,生命可以不存在。但数学必然存在,是客观世界存在的基石。

真是这样吗?这倒底是错觉还是真相?

其实,不光是我们,很多的科学家、数学家都曾经这样认为。伟大的伽利略就曾说过:“数学是上帝用来书写宇宙的文字”。但他并没有想明白,从形式到思维本质,数学其实是人类自己的发明,从绳结计数到符号发明,从圆面积的计算到圆周率的发现,数学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了客观世界,虽然看似准确,但毕竟不是真实世界。

在伽利略去世不久,十七世纪末,第二次数学危机爆发——无穷小量究竞是不是零?这样的问题,导致原来我们以为精确、严谨的数学大厦几近倾覆。

还好“上帝”给我们留下了牛顿和莱布尼兹,他们所“发明”的微积分,扶数学大厦之将倾,解除了这次数学危机,并引领人类的数学探索,前进了一大步。但这一大步的后果却是,“宇宙一体化真理”的数学观开始动摇,严谨的数学变得不那么确定起来。

让我们按下历史的快进键,1903年,一个数学界男默女泪的震惊消息传出,罗素悖论(理发师悖论)登上历史舞台,第三次数学危机爆发。数学大厦再一次岌岌可危。

而这次挽狂澜于既倒的是美国数学家哥德尔,他于20世纪30年代提出了不完全性定理,这个定理讲的是……以下省略30万字。总之,他的研究成果暂时解决了集合的悖论问题,同时他的理论也成为了数理逻辑、人工智能、集合论的基石。

数学界三次大危机,尽管悖论消除,矛盾看似也可以解决,但是必须承认的是,经过这样一系列的折腾,数学的真理性越发变得不清晰起来。并且每次危机都有一个相类似的模式,就是每次打破固有范式后,便迎来一次数学大发展。

1980年,M.克莱因在《数学确定性丧失》一书中讲到:

数学在创立的初期,就是不完备的,不确定的。数学被人们当做真理一样信奉着,是因为,在描述和研究自然与社会现象时,数学的有效性在持续扩大,它确实解决了很多理论上的、现实中的问题。然而数学真理大厦的根基是不牢固的,甚至是岌岌可危的——这是随着数学的发展被逐步认识到的。

在人类探索真理的道路上,曾经有一个或几个时期,我们似乎看到一种可能,数学就是人类追求的绝对真理,直到一次又一次的数学危机诞生,让我们逐渐认识到,数学仅仅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的映射和再造,是用来弥补我们依靠感官认识世界不足时,所产生的创造性的思维工具,数学本源是人文科学。

走下神坛,回归人间的数学教育

直到今日,我们再来看数学——这项人类智慧的最伟大发明,不但走下了神坛,还被击了个粉碎。同时,正因为它的真理性被击碎了,才能化身为二十六个大类,二百多个分支的庞杂学科,成为人类智慧的基石。

但是,从我们的数学教育视角来看,我们却似乎依旧停留在毕达哥拉斯的时代,或者是笛卡尔的时代,我们一方面止步不前,一方面怀念着昔日的辉煌。所以,我才说,我们需要用人文视角重新审视数学启蒙,建立良性的数学文化。

现在有太多非数学系的工科学生私底下会抱怨,认为数学没有用,纯粹浪费时间。这其实就是从小没有真正理解数学,没有建立人文视角的数学观造成的。没有建立起良性学科文化观念,数学就是做题,语文就是背诵,理化就是实验。

我们不需要一个神化了的数学,不需要僵化的数学偶像,需要的,是一个能够被普通人所理解的,从理性、情感、意志上都能被解读和认同的数学,属于人的数学。

那么,我们的数学教育,是否也应当顺应人类的特质,用人类听得懂的方式,传承人类的思维智慧核心呢?我想这一点是不言自明的。

国内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的填鸭式教学,使得很大一部分学生讨厌甚至害怕数学,恰恰反映了我们数学教育中人文视角的缺乏,所形成的数学文化,是反数学的。

这种觉得数学难、枯燥、没有用的看法,自上而下从初高中传导至小学,甚至启蒙阶段。很多孩子,就好像毕达哥拉斯学派中的普通听讲者,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只被动接受,不能发问,更不能参加探索和讨论,这样学习的结果,只能把数学捧上神坛,束之高阁。

那么,回归人文视角的数学启蒙教育,应该如何实现呢?个人认为,至少应该有以下几个方面可以努力践行:

引导孩子用思维代替记忆,发展独立思考能力。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这句话耳熟能详,但在我们的生活中,往往只停留在空气中——说说而已,现在是时候把这句话落到实处了。

我们纵观数学的发展史,所有精彩绝伦的数学思想,无一例外都来自于人的思维创造,而这些思考的源头又在于为了解决人类的实际生活中所产生的问题。

因此从数学启蒙的角度来说,要帮助孩子理解完整意义上的数学概念,必须引导孩子观察这些数学结论的起源,追根溯源,建立基于生活经验的基本数学认识。

比如孩子学习梯形面积公式,逆流而上,往本质追溯,首先看到的就是正方形和三角形的拼组,再追溯,其人文根源其实就是:古埃及时代的尼罗河三角洲人,如何运用抽象简化的方式来丈量并记录土地面积。而核心问题是:我们该创造一种怎么样的面积表征方法?是画成小格子记录数量?还是摆上长短不一的绳子并统计根数?这些方法探索的背后,就是思维的学习过程。

我们希望孩子能够喜爱数学,在数学学习上能积极主动,我们就需要引导孩子进入一种以思考为核心的人文观,因为用记忆方式解决数学问题是枯燥乏味的,不能产生思考的乐趣和学习的胜任感,而这种以思考为学习核心的人文观,其实又和孩子的批判性思维与独立思考能力紧密相连。这恐怕是我们传统教育思维所要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

2
重视认知科学在数学启蒙教育中的应用;

数学是人的数学,所以要以适合人认知的方式去学习数学。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所遇到的最大困难,还是数学自身自洽严谨的学科体系和教育的不确定性之间的冲突。

每一个孩子的起始认知不同,心理结构也不一样,所以我们无法把严谨的数学学科知识直接套用在孩子身上,好像数模冲床在冲压零件一样去教学。

为什么刷题模式会带来学习倦怠和瓶颈?原因之一就是忽视人认知的规律。对于数学而言,学习的核心是抽象思维,但抽象思维不一次性养成的,是有过程的和逻辑成因的,并受制于人的认知水平。人人都应该可以学好数学,但方法很重要。

在认知科学的视角下,试题不再作为孩子数学学习的唯一手段,游戏活动、实验探索、会议讨论、辩论、数学阅读、写作都应该是某一情景下有效的方式,我们需要关注的不仅仅是数学知识点本身,更需要关注孩子的认知水平和理解的状况,并作出有效的调试。学科知识、个人背景和认知方法有机的结合,才是孩子能否持续攀登思维高峰的关键所在。

数学知识就应该是通过自身积极建构而获得,而不仅仅是通过传递而实现的,这是数学教育第七次国际会议上,对于数学学习看法的共同结论之一。

3
激发良性情感,数学不再冷冰冰;

最近有朋友在微信朋友圈中介绍一本日本小说,书名叫《数学女孩》,看似青春爱情故事,实际是一本普及高等数学知识的科普读物。

这本结城浩的书,在日本已连续11次印刷,并且居于日本最大手机小说出版商Softbank Creative的长年销售冠军之位,同时也是最受日本中学生喜爱的青春文学。它的广告语是:一段朦胧的青春恋爱+一段段精准的数学解题=一道写给爱情的数学公式+一封名叫数学公式的情书!

精准的数学科普,令人向往的青春,结合的如此美妙。反观国内,书店里有关数学内容的图书,卖的最好的是教辅材料。两下比较,能看出人文视角上差异。

把冷冰冰的数学转换成有温情的形态、幽默的形态、充满想象力的形态等等,是激发孩子学习动力最好的方法之一。

数学启蒙,面对的都是年幼的孩子,他们需要理性、情感、意志的统合:

我们可以带领他们想象海洋,用真的贝壳和他们一起发现数量概念;

也可以运用节奏、音乐和梵高的星空来引导孩子探索数字符号;

或者我们回到规律思维的起源,探索每天的日月盈仄,寒来暑往,星移物换中的规律;

又或然来到森林,让孩子捡来不同的树叶,观察理解面积的不同。

这些并不是教育的空想,而是我们真真实实,已经多次在教学日常中实践应用的范式。

结语

和所有文化现象一样,数学文化直接支配着人们的行动。神坛式的数学文化,一方面拒人于千里之外,使人望数学而生畏;另一方面,又孤芳自赏,自言自语,令人把数学家当成“怪人”。

所以我希望,我们的孩子能够学到更多元、更有意义感、更具有人文视角的数学,不仅学习数学知识技能,更能建立良性的数学价值观。

某一天,他们会主动的跑去书店,挑选一些数学类的书籍,不为考试,而是为了兴趣、充实和提高;他们也会在与伙伴聚会聊天时,自然、愉快的讨论数学话题,相谈尽欢,不会被当作怪咖;而在工作和生活中,他们又能够自如和巧妙的运用数学工具,简化自己的思维,使得问题变的容易解决。

这样,数学就不再是神坛上的偶像,而是孩子们可亲近的良师益友。

用数学,让生活,更幸福。

天使爸: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依然是套在每一位家长头上的金箍。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金箍越来越紧,并且孩子的头上也会戴上一个。原本互相成就的亲子关系,变成了互相伤害的亲子关系。这一幕如果真的发生的话,相信没有人可以接受。天伦之乐的本义就是互相陪伴,如果是训斥与哭泣的声音占了大多数的话,代价未免太大。

从孩子哇哇啼哭的那时候起,你成了父亲,你成了母亲。亲子关系的建立与养成慢慢地成为了一件重要的事情。然而,因为择校、学习、成绩等等现代社会不可避免的冲突与矛盾的存在,亲子关系可能变得脆弱,可能为了让孩子变得优秀而让路。这可能是一件得不偿失的事情,因为,良好的亲子关系,令人艳羡的天伦之乐,建立很难,摧毁却是太容易了。

请接收孩子的平凡,因为他将来很有可能过得也是平淡的生活。生而为人,求得的就是不同,如果每一个人都是遵循同样的路,那么大千世界会少了太多的色彩。比呵斥教育,甚至是棍棒教育有用的多的是“坚持教育”。在教育,生活的过程中,让孩子感受到来自父母的坚持,来自父母的鼓励,可能比任何的说教都有用的多。

-------------

各位朋友,大家好!

今天几位家长朋友一定是代表不同的层次,我大概是代表那些比较落后,但正在进步的孩子家长讲几句话,所以我的讲话的前半部分可能更像检讨。

我和孩子的妈妈都很关心孩子的学习,也付出很多,但这不是个愉快的过程。

我是个教育工作者,有满脑子的教育理想、教育理论,所以开始我力图对孩子的学习不干预,抱定多观察、多鼓励、多引导的原则,坚持不在外边报班,相信自己的教育,结果呢,我看到孩子的磨磨蹭蹭,经常大脑像断了线一样,长时间愣神,作业常常耗到十到十一点。

于是,终于放弃原来的理念,开始陪学、辅导,从那以后,家里就充斥着呵斥、不满和哭泣。

我不能接受这样一个事实,做老师的都知道,不怕你笨,就怕你缺意志力,不怕你学不会,就怕你没有一个紧凑、自我管理的好习惯。

失败的情绪容易转化为易躁,黔驴技穷的我也打孩子,有时下手很重。

每当打过孩子,尤其下手比较狠的时候,心情坏到极点,看到孩子蜷缩在角落,十分无助,默默哭泣,看到这个平时那么漂亮可爱的孩子,而他无论在体力和智力都远远不能和我对抗,仅仅因为学习,就要承受心理和肉体的摧残,而这个他是我的宝贝,自己的唯一,此时怜惜、悔恨、心疼、难以明说。

直到现在,每当回想当年,看自己当年写的文章,还是感觉很对不起孩子,我的孩子也常看我的文章,他知道爸爸的后悔是真的。

我对得起他的就是爸爸的坚持,永不放弃的坚韧。

接受我们的孩子的现在,无论怎么样的现在和将来,但你总要按最大的努力去教育他

不是优秀的父母就一定有优秀的孩子,就像平常的父母也一样可能有与众不同的孩子,要不这个人类社会也太不公平了,这个社会的结构也太不稳定了。

不是所有的好习惯都是父母给的,要不为什么同一父母的孩子也可能有天壤之别。

也不是所有的坏毛病都是因为父母教育不当,我的经历就是一个例证。

老天爷给了你什么你只能有什么,抱怨一生,你就痛苦一生。

既然这是我们的孩子,我们把他带到这个世界,我们就只能最爱他(她),给他你能够给他的最好的教育。

别把可能的幸福相互折磨成痛苦

也许有这样两种情况都可能是幸福。

如果你的孩子聪明、漂亮、有好习惯、善于自我控制,学习从不让你操心,老师夸你教子有方,你自己也觉得很有成就,你的确很幸福。

但也可能有另外的情况:

记得我读书的时候,我的同伴只能在本村读初中,全村只有我一人考到县里的中学,我的父亲骄傲死了,可是,只有我的妈妈感觉到了她可能的不幸福。当我每周背上煎饼要离开家的时候,她都那样的不舍,抚着我的背说,孩子你学习好,有出息,将来可是要在天边工作,妈见你的时候就少了。

妈妈的这句话不幸一语成谶,妈妈去世的时候,我们没有在她的身边,这不是一种诅咒,这是一种可能。

如果你的孩子没有这么优秀,你要教育,你要反复教育,你要耳鬓厮磨,你跟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多,说的话多,我认为所有的天伦就在于在一起,这不是幸福么?孩子成人之后,彼此亲近的机会就少了,在他未成年的时候,比对别人多一点的时间跟自己的孩子在一起,也许就是幸福,千万别像我先前那样,让呵斥和哭泣成为主流声音,把可能的幸福变成彼此的折磨。

世界上只有最亲近的人,能给最亲近的人伤害,而且长久。

每个孩子都不一样,我说的是各个方面,孩子做不到有时不是态度,是能力

没有谁因为孩子身高比不上别人,天天打孩子;没有谁因为孩子跑不过刘翔,天天骂孩子,因为外表的差异看得见。我们承认,升学率与这些无关,学校也不因为这个歧视孩子。但偏偏因为学习你咽不下这口气,你不肯放过你的孩子,你又何苦呢?

看不见的差异也是存在的,要不我们怎么没成了爱因斯坦呢?为孩子的未来努力是应该的,别为孩子的未来太担心,大树可以参天,小草也能成绿。为什么会丢三落四?为什么这样磨蹭?为什么就是记不住?说了千百遍,打了好几场,他还是他,怎么就是不听呢?

家长朋友们,孩子出现了问题,很可能不是因为态度,就像长不高、跑不快一样,我们只有帮助他进行时间管理,和他一起进行学习生活规划,用表格、用小结帮他,而没有办法怪他。

问题不是定性,解决事情;道理不要多讲,孩子需要具体帮助;不要空谈方法,一切技巧都在于做一个个具体的事情,做具体的题目的过程和积累中

这一点,其实大家都知道,孩子已经知道太多,并不是他不认可这些道理,只是他做不到,道理已经没有震撼和说服力,只能转化为反感,其实他们需要具体的帮助,就像我前边做的那样。

我特别想说一句,孩子们报的辅导班,有没有效,是不是要想想,我是觉得如果他在学校听不进去,他能在外边听进去吗?而且,一周一次,间隔太长,内容自成体系,跟学校老师的内容不一致,得不到巩固,不如把每天的作业处理好,这跟老师的教学同步,而且相互巩固,一个大学生就可能做到。

当然,没有任何一个方法适应所有的孩子。

教育立竿见影是神话,我宁愿相信我的孩子大器晚成

对孩子的教育和帮助,我做好了进展缓慢的准备,做好了一直不见效的准备,没有办法,就是因为他是我的孩子。

当父亲越久,当老师越久,越觉得教育我几乎没有入门,这根本就不是谦虚,真是这样。

尽管我准备好了坚持,但我依然不知道什么时候见效,也许我努力的时候见不到效,也许某一时刻我没有准备的时候孩子忽然成长,即使他成长了,我也不能贪天之功,感觉是自己的成功,影响生命的因素有多少,谁能说得清呢?

但,我要坚持,就像人的身高一样发育有早晚,说不定智商、情商也如此,我宁愿相信,我的孩子大器晚成。

对老人,我们常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那是遗憾。

对孩子,如果我轻言放弃,那么万一将来孩子的人生不如意,我会内疚和后悔,在他最需要的时候,我没有帮助他。

在我离开美国的时候,送给美国朋友们的告别礼物是圣托马斯岛驻岛艺术家们手工制作的book thongs,这是一种用丝线和玻璃珠串制而成的软书签,可以很方便地夹在书页间。他们都很喜欢这些小玩意儿,其中一位朋友对我说:“Jian, this really means a world to me, because I am a constantreader.(Jian, 这份礼物对我意义重大,因为我是一个永远在读书的人。)” 那句话和她说话时的表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尤其不能忘怀的就是“constant reader”这个词。

在美国,到处都是读书的人,飞机,地铁,公园,餐厅,广场,你所到之处一定有人正在阅读,不问男女老少。回国后,我发现一整节地铁车厢都不见得找得到一个读书的人,大把的时间“孝敬”了手机里的连续剧,游戏或者朋友圈。这不仅非常可惜,而且是一件“细思恐极”的事。 留学美国,让我知道美国高校对于一个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涉猎的期望,让我看清了自己阅读能力的差距,这种差距不仅是语言能力层面上的,更有学习方法和思维力度上的。接下来,我将结合自己的实际经历写出系列文章回答三个问题:

在美国大学,需要读什么?

美国大学的阅读任务对中国留学生来说难不难?

怎样才能出色地完成阅读任务?

我先来回答第一个问题:在美国大学,需要读什么?

 每周阅读量超过500页

美国高校课程的面貌,与中国是不同的。不客气地说,中国的很多大学教授在备课上下的功夫远远不够,他们对一整个学期长达十几周的学习过程缺乏严肃的审视和科学的设计,也极少向学生公开他们的授课思路。一般来讲学生根本无需,也无法知道老师下次课打算讲什么,于是绝大多数学生也就没必要去操心如何提前准备。 美国高校教授们则完全不一样。以我所在的华盛顿大学为例,教务系统在每个学期开学前一周左右,就会推出本学期每一门课的教学大纲(syllabus),上面会详细列出课程介绍、教学目标,以及本学期15-16次课的预习内容、课堂主题、课后作业、考试时间等等,一目了然。所有的教授都会严格遵照这个既定的方针去推进教学进程,不会轻易中途改变授课节奏和顺序,学生们可以放心地按照学期初就收到的教学大纲去规划本学期的学习。如下图,就是我们学院一门明星课程——系统动力学在2012年秋季学期的教学大纲局部:

每一份教学大纲就像一张地图,告诉学生身在何处。重点来了,我们的阅读任务就在这份教学大纲上,请看表格画圈的一列。

有心的读者把图片放大后会发现,这门课程每周的阅读任务量,都是以“章”(chapter)为单位的。你可能会好奇:一章应该也不多吧,毕竟又不是要我一天看完一本。而真相是:这本教材的总长是1000多页,开本跟SAT的绿宝差不多,平均每一章大约有150页,字号极小。

也就是说,仅按照这门课的要求,每周我们需要看完将近500页的教材。这也不是重点;重点是美国教授从不会像中国教授一样在课堂上照本宣科;他们会默认来上课的学生都是完成了阅读任务的学生,直接进行引申的讨论和知识应用的训练。他们甚至会礼貌而诚恳地说:假如你没有完成阅读作业,建议不要来上课,因为你在浪费你自己的时间,还是留在家里读书吧。这样的局面直接导致了第一年的留美学生普遍睡眠不足,一般大家一个学期至少也要选择三门课程,reading累加起来可以达到近千页之多,再算上不计其数的presentation(报告), discussion(讨论), group project(小组项目), quiz(测验), 压力可想而知。我自己就曾经有过通宵达旦补reading的经历。

 书籍和期刊论文是阅读的主要内容

总的来说,一门课程的reading作业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书籍,一类是期刊论文。二者构成了学生们几乎全部的阅读任务。一篇期刊文章的长度可以在三四页到几十页之间浮动,结构性稍强,文章已经被划分好了功能模块,从历史背景,到文献综述,到假设和实验设计,到数据分析,到结论和建议,有经验的学生可以很容易地掌握阅读的节奏;但如果是典藏理论专著、教材或者文学作品,则注定要沉下心来一页页、一行行地读。我和很多留学生朋友沟通后的共识,就是论文虽然“短平快”,但书籍更有营养。

 别相信“很多单词用不到”的鬼话

说到这里,一定会有些人迫不及待地问我:阅读材料难吗?生词多不多?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再贴一张图,这是来自另一门我非常喜爱的课程“物质滥用与毒品”的教材Uppers, Downers, All-arounders的某一页,同样,我们当时的阅读作业是以章为单位的:

手写字体是我的笔记。里面出现的对苯二酯二甲酯,四氢大麻酚,麦角碱,伊菠加因,死藤水和酶斯卡灵等,都是致幻剂的代表,而且教材中也详实地提及了它们背后的历史渊源、产业链与地区冲突。或许有人不以为然:这些词没啥用吧!不是说GRE词汇、SAT词汇当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正常人的对话里根本用不上的吗?我不由反问一句:当你决定把自己送去美国,在美国的高校里挣扎在浩如烟海的专业文献和应接不暇的考试中时,你的目标是成为一个“正常人”,还是一个具备专业素养和自由精神的知识分子呢?如果是后者,那么无论你选择哪一个学科,你的阅读任务都不可能是通俗易懂的童话故事,生词,甚至是艰深难懂、文化底蕴深厚的生词都是需要你补上的短板。

问题一结论:在美国读大学,你需要完成数量庞大、内容精深的阅读任务,体裁主要是教材和期刊文献,而话题可以非常广泛。生词会很多,阅读材料的文化背景会给你的理解带来挑战。不论你在出国语言、学术考试中拿到怎样的成绩,压力都是相当大的。

 美国大学的阅读VS中国学生

如果看到这里,相信你已经知道答案是肯定的。但需要补充的是,阅读任务到底难不难,是取决于美国高校对阅读作业的验收方式。假如可以偷工减料甚至消极怠工而不被发现的话,这阅读不读也罢。在美国高校,大多数的学生都会认真完成阅读任务,一方面是因为这些阅读任务是由教授精挑细选所得,一般都有益有趣;另一方面是因为教授们开发出了“多姿多彩”的考核方式,一不留神你就会中招。

第一种方式:随堂测验,专考阅读材料的理解程度。

教授在每个学期随机抽取几周,就阅读任务出题。题目可以刁钻到“请问本篇期刊中第一个案例里的六十四岁同性恋男子共病哪种疾病: A 肺癌 B 艾滋病 C COPD(阻塞性肺病) D高血压”。在绩点的压力下,每个人都是枕戈待旦。

第二种方式就是随机指定一位同学带领全班做基于阅读材料的课堂讨论。

作为主持人,你自己首先要对这些阅读材料非常熟悉,并且预判出班上同学们可能会提出的问题与观点,做好回应的准备。一旦出现冷场,你需要抛出新的方向引领讨论。教授会从旁打分。

第三种方式就是weekly reflections.

每周读完材料之后,教授会要求写一篇读后感,并且在课堂上公开对学生们的reflections作出反馈,如果你的观点他很喜欢,还会就这个观点邀请大家共同讨论。所有的读后感计入期末成绩,谁敢怠慢?

第四种方式其实最残忍,就是没有任何考核,但把所有的考核都堆积到期末考试。

这样的教授都是笑面虎,他会让你舒舒服服过完一个学期,然后在期末人困马乏之际告诉你“本学期所有阅读材料都是重点哦”,让人酸爽得一塌糊涂。 结论:美国高校的阅读任务是困难的,不仅在于任务量大,单词难,更在于验收的形式多而刁钻。敬业的美国教授们会不辞辛苦地把阅读任务里的所有细节一点点编织到你的期末考试里去,让懒惰和小聪明无所遁形。

 怎样才能出色地完成阅读任务?

针对中国学生的阅读特点——首先普遍对阅读本身的兴趣不太大;学术阅读时功利性非常强;非学术阅读时娱乐性又非常强,我的建议如下。

在出国之前,就要把眼界放宽。出国考试只是手段,不是目的。

拿了再高的分也无须沾沾自喜,要时刻将眼光放在自己的未来。出国前夕如果有时间,要知道在美国读书最大的痛苦不在于单词不会,而在于文化不通。多一点阅读的积累,就是向一个未知的文化接近了一步。

不要过分依赖教材中的习题。

依赖习题,你可以凭借托福、SAT考试中练就的信息定位能力迅速搞定你的阅读作业,但是你会发现你什么都没有学会,什么都说不清楚。中国学生在应试教育的多年浸淫中,变得越来越懒了,对结论比对推理过程更感兴趣,把对错看得比思维过程重要得多,这在美国,在高等教育阶段是绝对行不通的。静下心来,一行一行读,才能真正看懂书。

学习去复述和讨论。

中国学生长期在北美课堂做“隐形人”,甚至还以此为荣,因为瞧不起那些“观点像垃圾一样还说得那么high”的美国人。但是,笑话人不如人的老话是真的,这些学生最终的结局就是直到毕业,班上都没几个人叫得出他们的名字,他们仍然无法用英语准确地表达自己,说服他人,连对话都超不过三个回合。没有任何人有义务透过你沉默的外表去揣测你丰富的内心,读过书之后要勇于在课堂上提问、讨论、接招,磨砺自己的沟通能力,提高自己的思维力度。

不要放弃。

很多留学生第一年踌躇满志,结果发现阅读的速度和能力完全无法应付排山倒海的阅读量,于是在后期“学了乖”,想尽办法投机取巧。阅读能力的上升需要一个过程。读不懂的时候,读不完的时候,要接纳自己的挫败,给自己时间。

结伴而行。

我在国外的第一年,与一位尼泊尔国际生和一位韩国国际生成了很好的朋友。我们三个人当时阅读的能力都不太够,所以我们约在每个星期二,去学校的一个露天天井里一起吃午饭,顺便为彼此补课。我们把已经读过的部分用口述的形式分享给对方,以此来达到提高阅读效率的目的。就这样彼此支撑着度过了那段上不来气的岁月。

做一个constant reader。

阅读的本质是什么?是与一个思想对话。它应当受限于人生的某一个阶段吗?不。它应当服务于某一个功利的目标吗?不。它必须不可以让你感到痛苦和困惑吗?不。阅读是一种修行,一个净化和开示的过程,所以当你来到美国开始“读书”的时候,正确的问题不是“我还有多久才能不用这样读书”,而是“我需要怎样做,才能更加有效率,更加愉快地读书”。

我勉强算个读书人,又担任阅读邻居读书会的领读者多年。因此会时常收到大家的恭维:你家公子将来读书肯定没问题!

每次我都在心里嘀咕:未必呀未必。

小儿已经快八岁了,还是不能算真正学会了阅读。要说认得的字,跟同龄人也差不多。只是他没有阅读的冲动,很少自动自发地去找一本书看。唯一例外的是乐高的说明手册,那上面也没有多少字好吗。

要说他对书中内容不感兴趣,那倒也不是,但是他更愿意你讲给他听。

如果丢他在那儿不去管他,他玩了一会儿乐高之后,就会抬头问:我可不可以看一会儿电视?

我知道不该用上一代的生活经验去比照下一代,但会忍不住想起我八岁的时候。那时家里已经有一台九寸的日电版黑白电视,其实也很想看,跟大人各种讨价还价。不过那时候也该读完《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李自成》了,懵懵懂懂地有了一点认知,电视里的,与书里的世界,是不一样的。

怎么个不一样法?少年的我说不清楚。在沉溺于电视之前,我已经被逼上了读书之路。因为那时的娱乐贫乏,眼前的生活庸常,大人每天上班基本只管吃穿,旅游这个词好像都还没有出现,要想看见异样的风光,只有阅读一途。

当然会留意电影院的换片,会在家家必订的《四川广播电视报》上,将感兴趣的电视节目、电台节目,都用红圆珠笔圈上圈。但是这些娱乐目标能否实现,要看课余时间、零用钱和大人的心情。只有阅读,相对是自由的,我家的书架不设防,只是不准许把书带到几百米外的公共厕所去。那里光线很暗,而且气味难闻。万不得已,会把书从二楼窗户先扔出去,然后两手空空地从祖母眼皮下走过。出门再飞奔去捡书。那时闲人少,书都还在。

三十多年过去。当我尝试用一个八岁孩子的眼光打量现在的阅读环境,感觉真是复杂难言。一方面我承认图像与视频的吸引力无可匹敌,另一方面又有一种困在精神高墻里的感觉。我总是在采访的镜头前面讲,阅读给了我们更多的生活,可以说一书一世界。而那些世界,正在被大量的精神快餐堆成的高墻,隔绝在孩子的目光之外。

或许这有点儿像很多人喜欢带孩子访问故乡的村庄,希望他们不要只会用电脑吃鸡,看到现实中的鸡却退避三舍。不,这不只是情怀,这是一种现实需求,如果两代人的精神生活互不涉足,你又怎能指望两代之间可以有效的沟通?

有那么多我不喜欢的东西在争夺我们孩子的眼球,这是一场战争。如果不去做点什么,放任断裂发生,我们就会一路败退,到那时,你再追着玩“年轻人都在玩的游戏”也没有用,你能收获的永远只有不耐烦的白眼,或是温和但敷衍的嗯嗯嗯。

很多父母凭借上一代的经验,宽慰自己说:没事,等孩子长大就好了。

怎么会“好了”?长大了,他们就会去读你想让他去读的书?开什么玩笑?

我们要认清现实:书籍阅读一直在萎缩当中。这一点无须引用任何数据,人人都能感受。而“阅读书籍”的选择面又越来越宽,中国大陆每年出版的书已经超过了40万种。在每一次读书会的荐书环节,我都能强烈感受到,参与者阅读书籍的重合率极低,每一次有人说“这本书大家可能都看过”,不被打脸的机会很少。

分配给书的时间越来越少,可供选择的书越来越多——你不要以为这只是你们这些成人的问题,事实上,孩子会遭遇的困惑,还要放大很多倍。他们的精神世界更不稳定,更容易被切割塑形。

当我说到阅读的时候,一般都是特指深度阅读。在这个前提下,不要把阅读与电影、电视或音频放在一起比较。后面那些都是顺应天性的行为,人性趋易避难嘛,想听就听想看就看,不想听不想看,放开就是。而深度阅读是反天性的行为,它是一项技能,需要习得,而且保持。

知识付费正是热潮。这种“知识交付”跟深度阅读的逻辑是不一样的。使用音频或视频传播知识,逻辑上跟电视剧和游戏是一致的,它必须对抗用户巨大的惰性,所以需要一开始就抓住用户,然后不断地刺激他们,让他们不会选择离开。这种逻辑的特征是“快”,追求即时消费,短期内消除用户的焦虑。有交付就有接收,用户是被操控的对象。

而深度阅读的逻辑不同,它更像一场烧脑电影或是一门正式课程。它会划定一个相对封闭的时间与空间,作者在其中尽展所长。它可以容许开头平平无奇,而结尾发人深省,它也容许尽可能的复杂,甚至追求比生活更复杂的进程。这种逻辑的特征是“慢”,有时基于阅读的感悟会发生在千里之外,十年之后。

如果生活中的时间是一条中轴,“接收”与“阅读”是在中轴的两端。“接收”消减我们的时间,而“阅读”增长我们的生命。因此通常我们说“杀时间”(kill time),就是将自己置于一种被动接收的状态。

我并不想否定“接收”的正面意义。正如一位朋友说的:“自从有了智能手机,会议变得容易忍受得多了!”有了无时无刻的便捷接收,所有冗长的等待就变成更容易忍受。

据说爱因斯坦曾用这个比方来解释相对论:跟年轻姑娘坐一块儿,时间过得快;跟老头儿坐一块儿,时间过得慢。

那么请回答下面这个问题:如果你有一笔钱,你是愿意付给一位女明星,让她陪你吃一顿饭,还是愿意买一顿跟巴菲特或比尔·盖茨这种老头儿的饭局?

食色性也,跟女明星吃饭,正常人不用学习也能得到享受;跟老头儿们吃饭,能得到什么,就看自己的道行了。所以深度阅读是一项反天性的技能,需要学习。

我们不是总喜欢谈竞争从幼儿园开始吗?能否学会阅读,就是一场竞争。我见过很多成年人,他们有生存技能,衣食无忧,但是他们还在为如何掌握深度阅读的技能而苦恼。当然,不苦恼的人更多,除非他们“去过,见过,得过”,我也没办法灌输给他们什么是“思维的乐趣”。很多人喜欢说“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力”,其实,学不会深度阅读,想象力被限制得更厉害,只是你不知道。

我估计,刚看到这篇的标题,不少人会认为我也在贩卖焦虑。错了。如果我要贩卖焦虑,就不该是这样的写法。

我应该写我的一个朋友,他家孩子怎么因为没有学会阅读,在美国留学面试时失败,或者阅读邻居的读友,因为学会了深度阅读,从世界500强辞职,创办了马甸地区前十名独角兽公司的故事。

想在一篇公号文章里说清楚深度阅读,本身就是一个悖论。不过,你能看到这里,说明你不是一个浅薄的标题炮灰。咱们可以来讨论一些真的焦虑了。

我认为阅读是一个身体力行的事,而且不能是数量的比拼,像微信竞走攒步数那样。深度阅读,要像《儒林外史》说写八股似的“一鞭一条痕,一掴一掌血”。

深度阅读的效果,要达到《狂人日记》里主角那样: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煌煌中华三千年史,能读成“没有年代”,能从“仁义道德”的字缝里读出“吃人”,这就成了。拿这个能力,去解读热门现象,去思考人生问题,基本上可以做到“不惑”。

如果只是“接收”而不是“阅读”,你能学会的,只能是“明辨是非”。王小波说过,明辨是非是世界上最容易的事。孩子从小就喜欢问“好人还是坏人”,大人告诉他,他就只负责爱好人恨坏人。一个人摆脱童稚状态,就是要学会理解复杂,洞悉套路。

说白了,学会深度阅读,就能获得思想的自由。只是接收的话,也能满足求知欲,但想象力是没有的,你读了一本又一本书,听了一堂又一堂课,爽了一次又一次,但是你不知道怎么去寻找只属于你的一方天地。

《三体》里那个隐喻用到这里也合适:二向箔造成的降维打击,就是要求银河系被迫接收一种平面状态。银河系在平面状态是僵死的,不能流动的,唯一的救赎之途是建造并进入自己的小宇宙,在里面等待未来。

近些年,中国引进了大量的绘本童书。曾几何时,我们也很高兴,给小儿买了一架又一架的绘本。但是我现在觉得,那些西方的绘本,漂亮,有趣,可爱,但是不是适合中国儿童?适合多大的中国儿童?可能需要重新考量。

人类最早是通过图画状物、记事与传递信息的。如果图画够用,人类发明文字干什么?当然是有图画无法涵括的复杂内容,需要有另一种介质来承载。

绘本当然是好看的,但无节制的绘本阅读,再配上无所不在的影像,会不会让一个儿童形成路径依赖?当孩子看漫画中国史哈哈大笑,我们欣慰地觉得:孩子终于对历史感兴趣了!可是,放下漫画,他只记得那些图像里的碎片:墨镜,天团,吃瓜群众。跟历史一点关系都没有。但他会把漫画中国史当成标准,下一次给他看历史书,只要没有漫画好看,他多半就没兴趣了

我们把“引起孩子的兴趣”奉为圭臬,但兴趣之后怎么办?是不是就一直在浅层兴趣里打转,在普及本提供的自足世界里快活一世?你觉得不至于吗?我倒觉得这种趋势越来越明显了。

影像有天生的优势,就是直观,易解;但影像有天生的弊端,它承载的信息量相对有限。以前刚有电脑的时候,我还傻傻地想:我写一辈子,也写不满一张4M的3.5寸软盘,不是吗?可是现在64G的U盘,几部蓝光就填满了。一个人一生的思考与写作,还比不上一部蓝光电影吗?这是不一样的介质带来的问题。

本来这两种介质可以并行不悖,人类不会因为有了文字就取消图画。然而现在是原始社会之后,又一个读图时代。强势的图像,还有声音,是贪心的矿主,他们挖完了自己的富矿,就把手伸进了文字的领地。不过,他们的开采方式,仍然像在自己的领地一样,是掠夺式的浅层开发,只要最浅的最容易挖的那一层矿物,然后就宣布这些矿废了,人类的精神财富,已经尽在图像与声音之中。

我在用蹩脚的比喻说一个残酷的现实。一旦你习惯了挖浅矿,你根本没有能力再往深里挖。那你怎么去跟那些会深挖矿藏的同龄人并肩而立?前些日子,我在一位以色列人的讲演稿里看到一句话:科技承诺了平等,但科技只向少数精英承诺创新。所以,科技承诺的平等,只是虚幻的平等,是将大多数人拉低到同一水平的平等。

还记得我前面说的,我小时候,如果不能翻越阅读的山丘,就看不到别样的风光吗?那时的精神生活,就是这样真实而残酷。现在呢,依然残酷,但是会给你一个楚门的世界,让你在“新天地”与“高科技”的布景下一路平趟,当一块快乐的金字塔基。

前几年不少媒体在报道与提倡“慢生活”。看了一些报道的描述,总觉得点不对,好像慢生活就是靠近自然,无所事事,整个生活都停摆在前现代。恕我直言,这跟孔子说的“匹夫匹妇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有啥区别?我理解的慢生活,身体慢下来,脑子要更活,才能抵抗别人设置的生活节奏。

还有一碗鸡汤,说有人就是想当坐在路边鼓掌的人。坐在路边没关系,为啥你老要给别人鼓掌?给别人鼓掌,说明你还是认同别人的价值观,只是你做不到,无可奈何。等到你给鼓掌那个人走远了,你又自哀自怜《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同时等公号更新下一篇《你的下一代已经抛弃你》。

重点不是“孩子,你可以不成功”,而是孩子,你要学会在自己的宇宙里当一个无止境的探索者。这样你才不会需要靠鸡汤或毒鸡汤吊命,不会把抓住并守住另一个人当成毕生的职志,不会把未实现的梦想寄托在你的孩子身上,不会耗费宝贵的健康时光,站在相亲角无望地企盼,让别人对你的宝贝儿女评头论足,称斤掂两。

我不能担保学会了深度阅读,这一切都能全部实现。我写过一篇《劝人读书不一定是好话》,丰富是可以保障的,痛苦与否,唯人自召。但是你要相信,人类发展至今,绝大多数人生问题已经被反复思考过,讨论过了。为什么你会觉得那么多先哲的智慧,还比不上一个靠你供养的野生教主?“不要相信什么乌烟瘴气鸟导师”,这句话,鲁迅真的说过。

按照贩卖焦虑的套路,到此应该是教大家怎样学会深度阅读了。

可惜,我也不知道。

1979年,汪曾祺赋闲在家。此时儿子汪朗刚考上人民大学,女儿汪明病退回家。汪曾祺的太太施松卿大概是觉得儿女的底子不够,老汪闲着也是闲着,不如给孩子们讲讲古文吧?结果老汪三番五次推托,直到太太发了火,骂他对儿女不负责任,老汪才应承下来。

结果,“他拿起《古文观止》翻了一溜儿够,最后选中一篇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边念边讲。二百多字的短文,爸爸只讲了一半便宣布休息,此后再没有下文。这是他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给我们上古文课。”(《老头儿汪曾祺》汪朗文)

汪曾祺这样讲古文,有所本。他在西南联大读书的时候,刘文典讲了一学期《文选》,只讲了半篇木玄虚的《海赋》。

为什么挑《五柳先生传》?汪朗先是觉得这篇短而易懂,“便于糊弄我们”,后来又觉得其中有深意,父亲是以五柳先生自况,“他身上或多或少也有五柳先生的影子”。

要我说,汪曾祺是在教儿女读书的要义。他在另一篇文章里说过,不能按照文学史循序渐进地读书(《谈风格》)。《五柳先生传》里的金句是“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什么是精神的慢生活?这就是啦。非功利的深度阅读,读至快意处会心一笑,是很高的境界。这样的人若是常怀焦虑,不用你说,他自个儿都会觉得自己傻。

汪曾祺上大学时,跟着沈从文学写作——其实阅读与写作是一样的,没有通透的思考,都是无根之木。但是光有思考也不行。沈从文自己也说,他在大学里讲写作,“当然是骗人的”。写作没法讲,只能带着学生写。你先写,写完我再给你讲,讲不清楚,干脆我写一篇给你看。沈从文就是这样教写作的。这种教法,成本很高,成才率不高,因为能坚持下来的就不多——沈从文认为,要写够十本书,才能有基本的自信。但是如果能成才,就是了不起的大才。坚持下来,即使成不了才,也不会那么喜欢用双引号。

深度阅读其实也一样。多读,特别对味的反复读,和朋友一起讨论,讨论后再读,直到把书读成自己的。你能想象拿这阵仗来对付一篇公号文章吗?现在几乎没人有这样的闲暇反复读什么东西,都是打卡式的快读,然后转给别人打卡。被打卡打得多的,哪怕都是读个标题,也是好文章。

父母始终替代不了孩子,但先让自己学会阅读,制造一个好的阅读环境,总比二十年后去泡相亲角强太多。昨天小儿表示对《鲁滨孙漂流记》有兴趣,家里还真没有,马上下了一单。今天送到一看,虽然是大社,却是删节的普及本。二话不说,扔掉再买一本。看过太多同龄人大谈《西游记》《红楼梦》,其实只看过电视剧和小人书,这个没法忍。

下面这句话鲁迅也真的说过,迅哥这人始终清醒,听他的没错:“孩子长大,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万不可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